周五,手机钉钉消息提示:“各位老师,周日冬至,本周五中午食堂提供赤豆糯米饭,卖完为止[抱拳]”。
南来后,感觉此地对大小节日的传统意识似乎比北方更浓稠,仪式感更隆重。清明节,家家户户请祖宗,扫墓,感觉氛围比春节还浓厚。再就是冬至,江南某些地区也叫过祀节,做些时令大菜,请祖宗吃饭,烧送冬衣等等,最不能少的吃食一定是赤豆糯米饭。其氛围仪式之隆重,一点不亚于清明节。
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冬至前一天的晚上(他们称为冬至夜),是不能到别人家里去的,说是不吉利。而且最好待在家里不出门,说这一晚孤魂野鬼游荡,出门会遇见不好的东西。
在北方,没有这样的说法,但入乡随俗,这一晚是绝不到别人家里去的。至于门,只要有需要,还是要出的。至于鬼,因为做得正,行得端,心里没鬼,自然也就不见鬼。
赤豆糯米饭,以前有同事送过,好意难却,应应景,吃点,但还是不爱。自小长在北方,大小节日都离不开饺子,冬至,自然也不例外。俗语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接连几日阴雨连绵,温度由接近二十度骤降回个位数,阴冷的冬天正式拉开了序幕。
今早起来,天依然下着不大不小的雨。窗外,车水马龙;室内清清冷冷。超市昨晚买的湿碱面,今早自己学着外面的样子,做成了干挑,胡萝卜炒丝,几朵西兰花与面同煮,油煎两个蛋。面煮好捞出,撒上葱丝,放上煮好的西兰花,加点炒好的胡萝卜丝,浇点盐醋酱油,热油一泼。成本差不多七八块钱的两盘面比外面小店里最普通的一碗面还便宜一两元,实惠不说,味道也不差。我和先生打趣说,人人要都像我们俩今天这样算计,外面的小面店早该黄铺了。
吃完饭,先生用我的手机抢票,无意中看见工行发来的生日祝福,蓦然想起,今天是1221,我的户口本生日。虽然知道1221其实应该按阴历算,但户口本上默认的是阳历,那么,我的生日提前了。歪打正着的是,早餐,面条、蛋,都吃了,也算按虚就实了。算算正日子那天,正赶上期末监考阅卷,忙得手脚朝天,估计是没时间过什么生日的。
小丫头高中住校,一周只在家住一晚,又想着她下午放学回来晚餐给她弄点啥好吃的。先生提议不如到外面吃顿大餐,一来犒劳辛苦读书的孩子,二来提前给我过生日。可是,中午过后,雨仍旧未停。马上期末了,小丫头作业如山 ,外面吃,雨天停个车都不方便,时间也浪费。
思忖再三,觉得阴雨天,在家煮个火锅倒也不错。于是果断与先生打伞出门买菜。菠菜、生菜、娃娃菜,鲜豆腐、干豆腐、油豆腐,蘑菇、三黄鸡、腊肠,荤荤素素,外加水果点心,七七八八,买了一堆。
回家后两人厨房齐动手,砂锅里煮好鸡汤做锅底,各色蔬菜清洗装盘,又泡了木耳、粉条,腊肠、豆腐、土豆片、香菜碎、蒜末切好。七七八八,桌上就摆满了。
接上小丫头,说晚饭要给她吃顿豪放版的大火锅。小丫头云里雾里,不知道火锅啥时候有了豪放版。我说这是我们家的专版。
等到锅上桌的时候,小丫头又惊又笑,终于明白,这锅,果真豪放。原来,搬家的时候,原来的那套电火锅我留给了母亲用。今天,原本想电磁炉上放个大砂锅来煮火锅,哪知砂锅放在电磁炉上根本不感应,眼看准备好的一顿饭要泡汤,我就建议就地取材,用平时炒菜的大锅来解燃眉之急,且美其名曰“豪放版”。
别看形式不太雅观,但氤氲的热气中一锅鸡汤里煮出的各式菜肴还是很美味的。小丫头吃得不错,我和先生也就很开心。窗外,阴雨湿寒,室内,一锅热菜,一家人,热热乎乎。冬至夜,没吃赤豆糯米饭,也依然暖暖的。
阴雨连绵话冬至 阴雨连绵话冬至餐后,择了韭菜,准备明天早上包韭菜鸡蛋馅的饺子。离乡多年,虽也入乡随俗,但长在骨头里的某些习惯,还是依旧不变。
明天冬至,依旧吃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端了饺子碗,耳朵冻不掉,自然也不需人来管了。
冬至,你端饺子碗了吗?
阴雨连绵话冬至 阴雨连绵话冬至 阴雨连绵话冬至写这篇小文的时候,同事们微信发圈正吃糖水卧蛋、酒酿卧蛋。准备明天也做来吃吃。端了饺子碗,再端碗红糖水卧蛋,这个冬天,一定暖暖的。
阴雨连绵话冬至 阴雨连绵话冬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