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南怀谨的《论语别裁》.南老《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解释得很详细,而且通俗易懂,但是比较散,对于我来说比较难体记住上下连冠的意思,我想把一节节的论语根据南老的释义加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匆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乎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看了南老的释义我理解是:做人要勤加修炼,经常检讨自己,修养好了就会只生欢喜不生愁,所以说"说(悦)乎";因为修养好道德高尚而吸引到远方的知己,不就是值得开心的事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远方的人都跟我志同道合,确实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即使没有人知道我了解我但我也不怨恨,这难道不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吗?
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学的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是将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人文文化所以子有说:这人为人孝顺父母却喜欢侵犯顶撞尊长.很少!不会冒犯尊长而会制造混乱的人从来没有。有道德的人一定会尊守本分,树立自己的本分自然也就明白做人的道理.尊重孝顺尊长.爱护兄弟姐妹朋友同仁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说:那些仁义道德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却没有脚踏实地真正去做到的人假得很.很少仁义之士。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检讨自己.对人对事有没有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言而有信.老师传授的道理有没有去实践。
孔子说:作为领导首先要做事认真负责对属下讲信用.别滥用职权.爱护下属近人情.用人要在恰当的时候。
孔子说:这个学生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在外面对兄弟朋友同事都能爱护有加,做事谨慎而且处世讲信用,胸襟广阔,能够广泛的爱护众生,亲近有道德的仁人志士,还有精力就可以学文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切量力而为。
子夏说:如果一个人对待有学问,修养好的贤人要礼贤相待,和颜悦色,对父母要竭尽全力.对侍君长能蘜躬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即使他还没有学习,我一定说他已是个有学问的人了!
孔子说:如果人没有自尊自重自信就没有威信,他的学问也是不稳固的,做人也是不可靠的,对人对事要尽职尽责讲信用,不要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有过错了不要忌惮,要敢于面对和改正。
曾子说:谨慎事情发展的结果,就要追究事情发生的前因,要有好的结果,必须有好的起因,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后自然会处事慎重,社会道德风气自然归于厚道严谨。
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地方一定会了解那个地方的政治,他想干什么呢?是求高官厚禄还是要给人家什么?子贡说:老师温柔敦厚,善良、恭敬待人,俭朴,谦让而得到别人尊重,这就是老师的追求,他的追求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当父亲在的时候他的意志怎么样,他父亲不在的时候他的行为又是什么样,父母不在三年内对父母的感情没有淡薄如果感情不变,言行一致.也就是守孝三年那才是孝子。
子有说:礼数即约定俗成的规矩,是用来调和均衡人与人或者社团之间阶层之间的关系.或者矛盾的.前人都这样做觉得很好.大小事都按照那样做.有些事情做不到的.知道调和就要尽量去调和.但不要矫枉过正.不按礼节也是不行的。
有子说:说的话是适宜.正义的.就可以兌现.恭敬的姿态接近礼数、规矩就可以远离耻辱.施恩由近及远渐渐恵及他人。
孔子说:有德之人安贫乐道.不贪求过分的安逸和享乐.做事敏捷迅速.说话谨慎.有修养有学问而且正直.那也叫好学。
子贡问:虽穷却不去谄媚讨好卖乖.有钱却不骄傲,这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也行.但不如安贫乐道,富贵又讲礼。子贡赞:诗经说:做学问犹如雕玉一样要经过切磋琢磨臻至完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孺子可教!可以跟你谈诗了,知道过去历史就可以知道将来啦!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啊!
孔子还是很辩证客观的嘛!
以上是我看书后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胡说八道的话,信不信由你.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