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沫是济南的一个特色小吃,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那么,请你先猜猜她是怎样的一种美食呢?
也许很多人会望文生义,无论是猜点心,猜饮料或是其他,味道起码会是甜的吧?但是,甜沫不甜!这也是为什么说它是“泉城二怪”之一的原因了。
说白了,它其实是一种粥,模样如图所示:(图片来源于网上)
我最初知道时,是有点小惊喜,小意外的
材料有:小米面,白面【注:平时我们喝到的往往是山寨版,用的是玉米面】,小油菜叶(小白菜也可以),豆腐皮,粉丝,花生米,花椒,姜,盐。
具体制作:小油菜洗净,菜叶切丝,豆腐皮切丝,姜切沫。将小米面和白面混合,加凉水和适量盐拌匀待用。用大量花椒炝锅,等出味后,把花椒弄出,只留少量油,再加入姜和菜叶,豆腐皮翻炒,做锅入凉水,把花生米和炒好的姜,菜叶,豆腐皮放入同煮,待开锅后倒入拌匀的面粉,并放入粉丝,不断搅拌,数次开锅后即可。
就是这样一碗甜沫,其实说起来是多么的普通,无奇,但是,相信在济南生活过的朋友,对它多少是有感情的。
我在济南上大学那会儿,尤其是冬天,别人买豆浆油条,我只独爱甜沫。当然,一方面是因为穷,甜沫价格超低,但内涵丰富,基本满足杂食人类的营养需求。
另一方面是因为喝它仿佛是一种精神享受。喝完暖暖的,感觉一整天都元气满满。也符合孔夫子教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无姜。
由于经常喝,我上网查了一些关于甜沫的故事,版本如下:
【甜沫的来历之一
· 明初,(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设光禄寺为礼仪祭拜之地,为了祈福江山社稷,光禄寺研制了一个以稷(小米)为基底的粥,命名为茶汤。在祭祀拜天之时,赐文武百官各一碗,敬畏上天。
· 1457年(明代天顺元年),德王是英宗次子,为关切次子,英宗命光禄寺将此膳食技艺传到济南德王府,德王府与秦府私交甚好,将茶汤技艺传至秦府,秦府将其改善为山东茶汤。并又在茶汤的基础上,运用府上的膳食文化,在小米面里加入姜与胡椒,演化出了香辣的小米粥,并称之为甜沫。周围邻居都听说秦府有两个很怪的食物,有个茶汤但不是茶,有个甜沫但不甜。于是,“泉城二怪”开始流传开来。
甜沫的来历之二
明末清初,战乱连年,大批难民纷纷拥入济南,有一家田姓小粥铺,经常舍粥赈济,灾民互相传告,来粥铺喝粥救命者增多。
粥铺难满众求,便在粥内加入大量的菜叶并咸辣调料。灾民每当端碗盛粥前,见煮粥的大锅内泛着白沫,便亲切地称之为“田沫”,就是田老板赈舍的粥。
时有一外地来济赶考的落难书生,也来此求得此粥,食之甜美无比,心想“甜沫”果不虚传。后来书生考取功名做了官后,又专程来济再喝甜沫时,已无昔日感觉,问其因,老板答称实是“田沫”,田姓之粥的意思。
官员恍悟,当初只听音而未辨字迹之误所致,于是题写“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错把田沫作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从此这种带咸味的粥便叫“甜沫”了。看来,只有亲临其境,喝上这种美味的咸粥,才能感到甜沫一名的来历吧!
甜沫来历之三
“甜沫”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最能“自圆其说”:最早并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儿”——粥做好了,再添上点粉条、蔬菜、花生、调料之类的“末儿”,一尝,味道好极了!“添末儿”就传开了。后来人们才依其谐音雅化成了“甜沫”。】
我个人也是非常认同来历三的解释,前两则其实不是解释甜沫最初怎么来的,倒是应该理解为甜沫的相关典故。
所以,我想以自己的理解,把来历三的故事,完整还原一下。说在前头的一点是,请大家了解一下济南话的一个语言特点:普通话的“什么”,河南人往往说“啥”,四川人说“啥子”,而济南人则简略说“么”,比如说“干什么呢”,济南话是“干么呢”,“吃点什么啊”就是“吃么啊”。
那么,我的故事就来了:
想当年,一位老汉为了养家糊口,就在大街上支摊子,卖小米面粥,但是,你想啊,如此单一经营,肯定赚钱少啊,时间长了,老汉就有了办法,切一盆青菜丁,炸一盆花生,再准备一盆粉丝,想加点营养的顾客,适当加钱就是了。
不过,消费者往往有着顽固的消费习惯,卖家渴望你加点,你可能就是不加,所以,“急功近利”的老板是一定会做引导消费的工作,会问顾客:“您添点什么啊”,当然,济南话会是这样说“添么啊”。
再然后,以济南人的性格,不会每次都让老板主动营销的,来到摊子前,一定会对着老板打趣,“添么啊,添么啊”,从而这个精磨小米面配田园青菜及酥脆花生和粉条的姜辣味浓郁的粥就有了江湖名号:添么。也许记录者文化不高吧,不会写复杂的“添”字,就写成了“甜”。最后,把“么”又换成高大上的“沫”字,终于礼成。
因此,甜沫来历的故事,我想应当是这样的,其实也不是因为“添末儿”,而应当是“添么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