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兴盛求统一,成吉思汗子灭金。
定都称元又灭宋,结束分裂天地新。
当时疆域何其广,远超汉唐又延伸。
走马圈地不真有,流寇统治难扎根。
立朝一百三十四,命运短暂不重文。
万物灵长分四种,阶级摧残血淋淋。
长官蒙古、色目人,汉人、南人若鸡豚。
儒生常常被杀戮,思想个个很苦闷。
地位排在八妓后,九儒十丐求生存。
不是文人多好色,粉墨登场近平民。
因而元代文学殊,市井说唱风卷云。
杂剧灿烂而辉煌,后来南戏又争新。
文学概况异于往,扎根民众说和唱。
时代跨越元好问,更有解元《董西厢》。
元代杂剧兴而盛,区域首先在北方。
以其大都为中心,扩展汴梁到平阳。
著名作家三十多,关王白马杨高康。
揭露黑暗反压迫,作品乐观调昂扬。
现实浪漫两结合,思想深邃韵味长。
后期杂剧渐衰微,创作中心越长江。
杭州、温州到建康,江西、福建至南疆。
可考作家二十人,郑宫乔秦可成帮。
此时南方兴南戏,“永嘉杂剧”若汪洋。
高明作有《琵琶记》,《戏文三种》声韵长。
“荆刘拜杀”影响远,四大南戏最堪赏。
杂剧不杂成体统,体制完备当细解。
结构四折加个楔,极少五折或六折。
一折类于话剧幕,折中分场小段落。
规定一折一套曲,同一宫调莫出错。
首曲先标宫调名,最后“煞、尾”作终结。
楔子如同小木片,是在剧中加个楔。
加在中间结尾少,序幕放于开头多。
曲子一般不成套,一二单曲作点拨。
杂剧一本容量小,可以叠加数十折。
长篇巨制《王西厢》,二十一折相接合。
曲子叙事兼抒情,渲染氛围场景活。
贯穿情节作线索,主要演员一人歌。
同韵可以句长短,添加衬字也常可。
连词语气增情韵,显得唱词更活泼。
曲词为主附以白,标明谁云即是说。
宾白、念白、对口白,背白、带白种类多。
动作、表情泛称科,包括舞台之效果。
作者点明一两字,悲科、笑科、风雪科。
根据主演辨剧本,审视旦、末之角色。
旦本主角为女性,副旦、外旦称为贴。
末本主角为男性,副末、小末可入伙。
净角刚强又滑稽,有男有女呈凶恶。
世俗称之大花脸,女的少来男的多。
杂角孛老、卜儿、孤,俫儿、洁郎、细酸列。
他在剧中作配角,突出主角不可缺。
主角旦、末一人唱,众人只能云托月。
杂剧成套不独占,套曲之外有闲散。
散曲只唱不表演,类于诗词之本源。
可以看作新诗体,小令篇章都很短。
套曲形式类戏剧,它于舞台不相关。
风格也分两大派,关、马豪放气浩然。
乔吉、可久重清丽,类于婉约亦可观。
元代散文亦可赏,承继金文在北方,
文坛盟主赵秉文,更有好问鹏高翔。
姚燧、吴澄和虞集,对于明清有影响。
诗歌当属元好问,张炎韵语亦堪赏。
人称元诗四大家,相对而言可褒奖。
虞、杨、范、揭居宫廷,诗歌随着地位长。
王冕、迺贤、杨维桢,名声亦可传四方。
后来张翥、萨都剌,星在夜里有光芒。
总体评价元文学,杂剧花开四野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