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水浒传彬说读书
说水浒 | 宋江治下的梁山

说水浒 | 宋江治下的梁山

作者: 佐意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16:56 被阅读55次

作者 | 佐意

水浒第1篇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想必大家非常清楚,这108个人性格迥异,召集不易管理更是不得马虎。

宋江,一个黑又矮的押司。山东呼保义,孝义黑三郎。他是如何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梁山的?

在宋江上山之前,王伦曾是梁山之主,但是此人生性狡猾,无文无武,说白了就是会耍心眼,啥都不行。在他治下的梁山更像是一个土匪窝,杀人劫财危害一方。后来因为不肯留下晁盖一行人被林冲所杀。

晁盖,我暂且称他为第二任梁山之主。晁盖坐梁山头把交椅时,梁山以石碣村聚义七人为班底,虽说有些发展,但还是丢不掉土匪的帽子,这也符合晁盖的性格,不想与朝廷为伍逍遥快活就行,没有任何远大的报复。

宋江的上山改变了整个梁山的战略思想。宋江刚上山时坐第二把交椅,虽说不是老大,但更像是整个梁山的决策者。宋江善于讲情义,对任何人都是情义当先,这为以后治理梁山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宋江起初本不想坐这第二交椅,就想在梁山落个脚有个容身之处,因为宋江是一心想要报效朝廷的,不可能一辈子落草梁山做土匪。

宋江论武功不如武松李逵等人,论带兵不如林冲关胜等人,论智谋不如吴用朱武等人。但是宋江确是水浒传中唯一一个知人善用对人坦诚的人

武行者道:“我送哥哥一程,方却回来。”宋江道:“不须如此。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武行者听了,酒店上饮了数杯,还了酒钱。二人出得店来,行到市镇梢头,三岔路口,武行者下了四拜。宋江洒泪,不忍分别,又分付武松道:“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语,少戒酒性。保重!”武行者自投西去了。

这是原文中武松初次遇到宋江离别时的描述。初次见武松宋江就拿出兄长关怀弟弟的态度,而且对武松非常的惜爱。在对话中看出,宋江将诏安的伏笔已经给武松埋下了。这样的事情还很多,说服呼延灼,降服关胜等等。

自从宋江上梁山后,梁山发展逐渐走向了宋江规划之中。一是上山之后宋江提出替天行道,给梁山一个愿景和最终目的;二是攻打祝家庄和曾头市是争夺更多的资源,三是后来三山聚义聚集了更多的能人志士。有了中心思想有了资源有了人才,离成功就差一个时机了。具体是什么时机,怎样运用我们以后再谈。

简单点说宋江管理梁山总结成四点。

一,知人善用,分工明确。宋江将所有人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能带兵的练兵,能算账的算账,腿脚快的送情报,梁山所有人宋江心里都有数。宋江将梁山分成若干个机构组织,每个头领都有自己负责的事物,而且分工很细。这样梁山整体的架构形成了。

二,平衡派系,稳定架构。梁山当中派系很多,以石碣村派,二龙山派为代表的绿林派;以关胜呼延灼秦明为代表的降将派;以孙立孙新为代表的家庭派等等。这些派系自成一伙,宋江知道要做大事必须心在一处,哪个人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局,所以宋江将各派系做了权衡,对待石碣村二龙山这样强大的派系,宋江必须重视,这两个派系成员座次都比较靠前。而降将派刚才提到的三人都位列五虎上将,仅次于卢俊义吴用和公孙胜。对待家庭派宋江更多的是给予足够的家庭感,宋江认为你既然带着媳妇表弟一大家子上山,说明你不可能下山了,那就让你在山上和在家里一个感觉。在架构方面,宋江根据能力和影响力分别在各部门里设立正副级,相互协作。而且分级明确,宋江指挥正级,正级指挥副级,副级指挥士兵。

三,统一思想,设立方向。前边提到,宋江上山后最主要工作是围绕诏安进行的,既然想要朝廷诏安,得先做出点大事,宋江打出替天行道的口号,正是让朝廷知道梁山不是反朝廷,而是为朝廷排忧解难的。宋江刚提出诏安时也只有核心管理者知道,下面的头领并不知道。宋江认为梁山的出路只有诏安,很多人不明白,甚至很偏激的认为是宋江毁了梁山,这个观点我这里不做讨论。思想统一,那就是诏安一条路。

四,管理集权,身先士卒。宋江对待管理上是绝对的集权制,宋江卢俊义吴用构成了管理的决策层,基本上的大事小情都需要三人商量,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提出决策性的意见往往都是宋江,卢俊义很少发表意见,吴用在大多时候会为意见给予策略上的支持。诏安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宋江的一己之见,也没有跟其他兄弟商量,只是和吴用说过自己的看法。虽然后来很多梁山兄弟都并不赞同诏安,但是在宋江集权的管理制度下还是做到了。宋江之所以在管理上能够集权,是因为在行动上给了其他人一个好的表率,对宋江心服口服才能够听从宋江安排。梁山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宋江都是在战场前线指挥,以身作则。给其他兄弟一个好的表率,这也让梁山其他兄弟心服口服的一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是稳定梁山管理体系的一大部分,由此可见宋江的管理才能非同一般。以至于后来高俅对宋江很是忌惮,三番两次讨伐梁山。

梁山在宋江的治理之下,仅仅有条,迅速发展。规模甚至超过当时宋廷最为头疼的方腊。

宋江这个水浒中最具争议的人物,对此人物的分析我会持续为大家推出。尽请期待。

樊说彬道,每周四在简书与简友说水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水浒 | 宋江治下的梁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mj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