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公交车站听到一对小夫妻的对话,确切的说是吵架。也不是想听,实在是声音太大,躲也没地方躲。
其实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蓝的感觉是尴尬的,尴尬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替小两口担忧,整个架在家里吵吵就罢了,吵到外面来难免影响夫妻感情;另一面是对于不能做点什么的无措,虽然这个架被听到了,但是总不适合参和进去吧。
细想想这些都是蓝自己的情感投射,也许人家没啥,是不?咳咳,有点跑偏,还是回到吵架这个事来。
(先声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总结下小夫妻吵架的原因是要国庆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想带孩子长途跋涉去祖国的大南边去玩,妈妈不放心,孩子询问爸爸,爸爸给了一个在妻子看起来莫能两可的回复。妈妈责怪爸爸态度不明朗,责怪爸爸不站在妈妈这边,俩人就在车站吵起来,最后妈妈大吼“孩子是我的,只能听我的“,爸爸愤然离去。
这个家庭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不知道,但是咱们中国的家庭关系特点就是“关系复杂“。
现在很多人比较崇尚西方的家庭关系模式,娃大了和家就没关系了,非常简单直接好操作。在这种土壤上长起来的是西方的家庭治疗方法,比如系统式家庭治疗和结构式家庭治疗。
在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比较重视”核心家庭“,所谓核心家庭就是由夫妻两个和他们的未成年的孩子组成的小家。他们认为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轴,不管怎么样,要把这个轴守稳、守清楚,只要是这个轴在,这个家庭的根基就没有问题(核心轴这个是赵丹说的)。
但是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来讲,家庭就是无法分化,因为我们的文化根基是“家文化“。从家庭到家族,到氏族,到民族,到国家——家国天下。当我们接收了外部的看起来比较和谐简单的共存模式,我们开始反对我们的无法分化的家庭和家庭模式,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是感觉上好像一下子把自己的一部分给反掉了,总是感觉不够完整。
再说到眼下的情况,男人和女人都需要工作,娃生了咋整?总得有人管,这时候老人无疑是最放心的人。那是自己的亲(外)孙,差不了。所以老人帮子女带娃是普遍现象,也是社会需求。所以好像分不开!!!
那怎么办呢?蓝比较传统,前面也很多次说过咱们允许“无”“空”“虚”“混沌”的中间状态。但是这个时候好像有点行不通似的。也没关系,我们还有“法”,当然不是说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力的意思,是“道法自然”的意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混沌可以勉强命名为“道”,天地生于混沌,所以人遵循于地的规律,地遵循于天的规律,天遵循于道的规律,而道的规律来自于自然。
那自然是啥?玄之又玄。
但是比较簡單的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我们的近亲,猴子。非常有意思我们的很多实验都是通过猴子来实现的,蓝小的时候最喜欢去动物园的猴山看猴子。根据对猴群的有限观察发现这样的规律,一、小猴子都是主要由猴妈妈照顾;二、猴子家族有祖輩的概念,证据是除了妈妈,同胞和祖輩给小猴子“抓虱子”的情况最多;三、猴群里的其他人(猴)也会搭把手。这大概就是猴群的自然规律。
仿佛又说远了,回到我们的隔代养育,隔代養育是現代無法回避的問題,那我们先接受。然后我们也知道再和谐的夫妻关系也存在着不同,因着不同就可能产生矛盾,对于这些不同也许我们可以有一些“法”。这里小编指的是大多数常态家庭哈。
1.小孩子的主要养育者和教育者是妈妈和爸爸,这是家庭要达成的共识。
需要祖辈的照料是事实,我们是否可以在共同照料的同时达成这个共识呢?这个共识的确认非常的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养育和教育的主体地位。很多时候家庭中的教育问题,后来发展成了权力之争,或者反过来权力之争通过教育问题的争执来体现。那么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来明确,妈妈和爸爸是养育和教育的主体。
另外一方面,既然妈妈和爸爸是主体,那有权力当然也有义务,承担起主体的责任也是共识的一部分。工作忙啥的能理解,但是……,还有的爸爸妈妈自己还没长大,生的娃那是老人的“幺子”。
而养育者之间的教育态度不统一,或者是担心因为不统一而含含糊糊,容易给孩子造成混乱和无所适从,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用词“双重束缚”。
2.养育和教育可以适度分离,这是家庭的妥协
如果必须需要祖辈共同照料,那么养育和教育可以适当的分离。为什么是适当的,因为不可能完全分开,家庭教育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进行的,咱们不是经常说“身教大于言传”。
蓝和很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聊过这个问题,这样的家庭大部分是和谐的。他们这样说“我只管吃喝拉撒睡,教育的问题交给他爸妈。”“周末我们一般是不管带的,约约老朋友,或者去参加点文娱活动什么的。”甚至他们中很多想办法安排单独的住房,爸妈下班以后他们就把小宝宝交给爸妈,他们去享受自己的晚间生活,爸妈享受自己的亲子时光。家庭不就是应该这样相互扶持,又彼此独立的么。
3.尊重家庭的序位,这是家庭的基础
家庭的序位是啥,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父父、子子”,咱们早不提倡三纲,但是伦常还是要得的。最最简单的讲,我们如果连自己的出身的不尊重,我们要把自己放在哪呢?所以,父亲像父亲的样子,在父亲的位子上;孩子像孩子的样子,在孩子的位置上。大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了,就自然和谐了。
4.合理沟通,所有关系中的万能钥匙
就算上面我们都做到了,也必定还是有矛盾会出现的,那就沟通,如果不行就再沟通一次。
这个过程当中什么管理情绪、开放的态度这些非常重要,但是这里就不说了。
这里特别提提大部分时候自己和自己爹妈沟通好一点,至少不记仇,也容易达成沟通的目标。
健康的家庭,就是分化得比较好,相互独立,不需要对方也能够活得下去;另一种情况呢,就是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分化,在象征层面的相互吞噬,没有界限。
——曾奇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