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在妈妈面前没有理由的哭闹。妈妈问孩子怎么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母子两没有办法很好的沟通。小男孩继续哭闹,妈妈拿来棍子对小男孩说:“你要不要立马停下来?不停下来我就要打了!”
有很多父母对孩子没有办法时会使用大吼、威胁甚至打孩子等方式。可另外一方面却希望孩子能够平静、理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我们连自己的情绪都管理不好。
只有父母能够在情绪来临的时候,保持冷静理性的状态给孩子看。孩子最善长的行为就是模仿了。他们也会慢慢的练习这项新技能。
既然我们想要学习和教给孩子管理好情绪这项新技能。我们得先了解一下有情绪时,大脑里都发生了什么?
我们大脑里有脑干、中脑、前额叶皮层
脑干:身体的自主功能(心跳、呼吸、眨眼)
方式:战斗、逃跑、僵死
中脑(情绪脑):杏仁核所在的位置。储存着我们童年所有记忆。
感受:不安全、自卑、害怕、生气、难过等感受
前额叶皮层(理智脑):控制和管理
小孩哭闹时我们的情绪被点燃,我们的“大脑盖子”就飞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无法走进自己的理性大脑,无法保护情绪平静。无法关注解决方案,共同解决问题。
因为父母处在情绪状态下,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影响;孩子同时也在模仿和映射你的能量。反过来你也可能受到孩子的影响。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当脑盖打开的状态,我们的理性也会不在线。那些童年的不愉快记忆;那些自卑的感受都会被触发。我们的脑干也会部份失控。我们的心跳加剧、呼吸加快。很容易说出一些平时不说的话。
这个当下,可不是解决问题的时机。
只有当我们平静下来之后,我们才能理性地思考。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和自己的理性大脑是相连接的。
当我们大脑盖飞了,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呢?让我们的感受先好起来。只有感觉好了,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在情绪的当下如何让自己的感受好一些呢?
1、 做几次深呼吸,从1数到10.如果你真的想要对孩子做些什么,可以说妈妈现在的大脑盖子飞了或者妈妈现在很生气,等妈妈一会平静下来再找你好吗?
2、 说出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整理情绪非常好的方式
3、 日记:在书写的过程,是自己理性一点点回归的过程。
4、 画画: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把自己的情绪画下来。情绪在表达的过程中,也就是一点点释放的过程。
5、 拥抱:我有时候和孩子生气时,会让他过来抱抱我或者是我过去抱抱他。当我们身体连接在一起时,情绪也慢慢平静下来
6、 描述对方的状态:有时候很生气是因为不太懂对方,陷在自己的情绪里。你不妨可以去描述孩子的状态,在一点点描述和整理的过程。你也会很快恢复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