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平安稳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局面。征兆不明显的时候,容易解决问题。“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脆弱的东西,容易被打碎。细微的东西,容易被分散。
所以,处理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变故之前,治理国家要在它尚未发生混乱之前。有智慧的人,在尚未发生变故之前,可以预防将要发生的问题。好的政策,在国家尚未混乱之前,可以使社会得到长治久安。老子这几句话,说明了做事情需要深思熟虑,把握分寸,从细微处入手,不能马虎,这就是“防微杜渐”的哲理。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真正做事业的人,还没开始前,已把基础打好了。表面看似是一着闲棋,不起任何作用,实际是经过深思熟虑,预先做好安排的。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收到功效。不等问题到来,就已做好安排。在天下未乱的时候,早早就把紊乱的根源解决掉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多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是从幼小的树苗长成的。它得到天地自然的养育,靠着自己的生命力不断生长壮大。“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高的台子是从一筐筐的土累积起来的。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由此可见,德行的修养也需要日积月累,平时就要谨慎于小节,不违道德于丝毫。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颗善心,遵循自然之道而行,必定会增加修养,提升品德。“善”无所谓大小,只要使之成为内心的一种选择,即为大善,必致大德。反之,当做坏事已经成了习惯,即为大恶,必致大祸。
事物的发展,总是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大的难题往往是由小的隐患生成,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说的就是“防微杜渐”的道理。在矛盾暴露之前就未雨绸缪,就能将可能发生的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过于有所作为反会遭遇失败。为什么呢?就像“拔苗助长”一样,违背了自然规律,有所作为反而干扰了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最后一定会导致失败。成功不是偶然的,其后有着千古不变的法则。把握事情的进展,要等待时机,有时要争,有时要让,有时要抓,有时要放。该争取的时候却退让,该退让的时候却强求。该抓紧的却放松,该放松的时候却抓紧,就是举止失当。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有道之士处“无为”之道,不妄加干涉事物发展,所以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化,圣人不固执成见,而是随时变通。追求物质会导致失败,执着于私利会遭受损害。无论求道、做人或治国,都不要沉迷于物质上的欲望,执着己见。而要谨小慎微,遵循自然之道,灵活变通。圣人因为“无执”,能应变、通变,不执着,所以,永远不会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