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
都说初中的孩子就是叛逆的孩子,即使没有叛逆,也即将叛逆。
毕竟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叛逆期就是这个阶段。
不想听父母的意见,处处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与主流格格不入。
实际上,这哪里是与众不同,分明就是脑袋进水的一种表现。
但奇怪的是,在那个阶段,同龄人并不觉得你叛逆,也许大家都是一样的吧。
很有可能,你做了他不想做的事,你说了他不敢说的话,你成了他希望变成的那个人。
但这样做,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至于什么时候付出,那就让时间去说明吧。
我也叛逆,特别是到了这个年龄,骨子里的叛逆。
但是我又十分软弱,胆小怕事,怕被批评,怕被打,怕迟到,怕打架,怕别人突如其来的质问等等,用胆小如鼠这个词语来形容我,再贴切不过了。
当叛逆和软弱这两种性格在我的身体里纠缠后,边产生了一种新的性格,多愁善感,患得患失。
在写小学的时候,对我这样的性格进行了描述,现在概括一下。
这样的性格主要表现在自己对眼前事物的无限幻想之中,也就是根本不存在的。
很小的事情,我都会自己脑补各种极度悲惨的结局,然后强加在自己身上。
想着想着,自己还就当真了。
于是,到了这个年龄,这样的感觉更加强烈了。
南方的天气进入冬季后,随时都是昏暗湿冷,似乎这个世界没有一处安身之所。
阳光变成极度奢侈的物品。
房间里不开灯,让人感觉到寒冷,还有莫名的压抑。
很多个周末的下午,我必须要花点时间赶作业。
我幻想着,关上门,打开台灯,自己马上就会变成学霸,各种作业信手拈来。
但事实确实,一关上门,打开灯,我就对着练习题发呆,走神。
并不是我不会做,可我就是要走神。
我会望着窗外的昏暗胡思乱想。
想的最多的就是时间过去了,怎么办?
一想到时间,再低头看着自己的作业本全是空白,我就心慌意乱。
我竟然没有一种意识,与其抱怨时间流逝,不如珍惜现在,拿起笔来,认真写作业。
可我就是这样,担心着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让自己变的多愁善感。
很多个周末,我都是用这样的状态度过的。
刚开始的斗志昂扬,转眼就烟消云散。
现在想想,这都是父母对自己太过于宠爱了,让自己没有了吃苦耐劳的斗志和精神,也就是常说的安于现状吧。
但是身边的十事物正在悄然变化,我虽然没有过多的注意,但这些变化,正在悄然的影响着我,改变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