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很怕输,怕失败。我想失败带来的失落感是所有人都不喜欢的,人们努力去改善的是面对它的心态,使其尽量乐观。在此前,我一直没有确定自己以后的发展目标。甚至说,我常常是一个没有目标没有梦想的人,但是现在我一直在提醒自己,要开始活得像样一点。
初中的时候邂逅三毛,把她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反复地读,甚至别人只要一说出文章的题目我就能说出其中的故事情节。中学时代流行伤感风,每天背着背包,踩着单车到学校去就是一天,在学校常常什么事也不做,数学常常考不及格,当然这种事情在升学的学期就完全没出现过了。但在那种感情泛滥的时候,上课下课都写一些文字,买厚厚的本子写满了再买一本,有时候写烂俗的小说,有些时候就纯粹写日记。就是在那个年纪里想要以后从事写作的事业。
怕别人笑我,怕自己以后没有成功的时刻,怕自己还没有开始就失败了。所以我逢人就说,我只是喜欢写东西而已,这不代表着我以后要靠它来生存。
现在大三的我,也在面临着毕业前的焦虑,在追寻自己未来的道路。喜欢班上一个男生,他喜爱英语由此自学了翻译,每天都朝着他的目标和梦想坚定前行。课堂上外教老师问我们以后想做些什么岗位。我没有想很多,说想当名作家,以后写一些东西。
是的,其实究其内心,我想成为一名作家。
我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比如说每天要阅读多少的内容,每天要写多少文字要在简书上发表多少篇文章。在这样信息化急剧膨胀的时代我不想太过重视阅读量和喜爱程度,但是这些却恰恰是别人看重的,也恰恰是你的作品被广为人知的一个方面。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网络上也有太多内容相似,只为来博取眼球。比如说千篇一律的关于暴漫被禁的文章,然后在文章最后加一句永是暴漫人来佐证自己的原创度。我也是热爱暴漫的人,但不想看到这些一式一样的文章。
是不是写东西的人总是会有些自视清高。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一无二,会写出治愈人的影响深远的文字。但是其实我就是漫天星空里小小的星辰,平凡而庸俗。
我依然愿意保持这一份不够份量的清高,愿意保持内心的孤独保持最真实的自己,写自己的东西,不管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