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教后记
本学期最后一课,是三首两个诗人的唐代诗。首首都是故事,篇篇都是经典。到底怎样来引导学生学习,也是思量许久。后来,决定以“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主线展开教学。
最初设计为三课时,一首诗一节课。学习目标为:1.了解三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2.品味名句,积累名句,丰富文化积淀,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3.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陶冶情操,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第一课时,学习《石壕吏》。具体学习之前,引导学生从课前的“预习”中,提取两个关键词“现实主义”“古体诗”,使学生对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有初步印象。
新课学习,从复习杜甫的诗歌开始。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将学过的杜诗分成两类“忧国忧民”“热爱生活”。之后由学生对杜甫的相关常识进行回顾,紧接着结合旁批,了解背景。随后,读懂诗意由小组合作完成。
在品读环节,主要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思考。第一个问题: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能从老妇的回答中想象、推测出“吏”都问了什么话吗?第二个问题:杜甫在吏捉人时,他有没有站出来帮助老妇人?
第一个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本诗的艺术手法“藏问与答”有更明确的认识,同时对吏与妇人的形象有所分析。第二个问题,通过对于杜甫站出来,和没站出来两种情况的想象,使学生对本诗的主题思想有更深刻的领悟。
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对于还原吏与妇人的对话,及其有感情诵读都表现积极。同时,对杜甫在这首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有了更为全面的分析。不仅能直接分析出对劳动人民同情和对统治者爪牙的残暴的揭露;还能对杜甫对平叛战争的渴望,对老妇人的赞扬也能说出一二。只是遗憾的是,课前复习杜甫的诗歌时,两个班学生明显积累不足。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遗忘如此迅速,使得我们的学习显得很是尴尬。
第二课时,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思路大体与第一首诗类似,也是要了解背景,读懂诗意。
只是,在赏析过程中,分析到第二小节时,让学生继续用四字词语概括内容,九班和十班学生有大部分不约而同概括的是“群童抢茅”,还有一部分学生概括的是“群童抱茅”。究竟哪个动词更贴切,我没有武断下结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首先分析抢与抱这两个动词的区别,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会有“公然抱茅入竹去”这个行为?
在这两个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慢慢的,他们对于诗句背后的原因就有了诸多分析。有学生说,那些孩子本身也是苦孩子,拿杜甫的茅草估计也是要修屋子。也有人说,也许是拿回家当柴烧。还有人说,也许就是调皮,觉得好玩。在点拨了一下后,有学生分析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社会现实的无奈。这样,通过一番讨论交流,学生对本诗的写作背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为后文理解作者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讨论时,想象与思考并行,既活跃又有深度。
当然,一节课也就没有完成诗歌的学习。虽然没有按计划完成,但我却并不觉得遗憾。因为,课堂是学生的。教学,就应该以学定教才好,不能为了完成进度而完成教学。
第三课时,紧接着第二课时继续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分析了后两节诗歌内容后,我给学生抛出一个思考题: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诗人推己及人,由个人遭遇想到天下士人,这一点既是伟大又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你能说说他的伟大和时代特点吗?
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分成两步进行引导。先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情感的伟大之处,学生对于这点能结合诗句内容说上来。然后,将《石壕吏》中杜甫的矛盾之初进行引导,使学生能温故知新,体悟到杜甫的思想既伟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自己的思考探究能力也就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课堂上,虽然对于思考题的探究不很热闹。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在积极动脑,只要他们愿意动起来,那么唤醒心灵就未来可期。
第四课时,学习《卖炭翁》。在通过注释,小组合作疏通诗意后。主要引导学生采用发挥想象,还原场景的课本剧表演,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文章中的“对比”手法。紧接着,设置问题“作者为什么不给老翁的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最后,结合课后的《新乐府序》,使学生对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观点有所积淀。
学习时,学生对于烧炭的艰辛体会不深。于是,给学生简单讲解了了解的有关烧炭基本常识,学生才有初步感知。当再给学生讲解了“纱,绫”的特点,学生才更进一步懂得了这场仗势欺人,强取豪夺的残酷。生活常识的缺失,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障碍。我们的学生,急需放下手机,走向生活才好。
希望通过三首叙事诗的学习,让学生对“诗歌”的选材,诗歌的体裁能更加充实。更希望这四节课,能在学生的记忆留下一份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