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0c3e886abb64d469.jpg)
我的古籍情怀始于旧的通胜(历书)。我的伯母是个信佛的人。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及其他节日,她都会在神阁,天井旁和大门口边烧上几柱香。那时烧的香,大多都是自己到树林里采摘的香树叶,刮一些香树皮捣成香粉,再在香桌上挪成一条条的香。这种香烧起来有一阵阵的香味。这种香树叶还可以作香料,加上香叶煑出来的肉特别香。伯母在装香前,会从旧通胜上撕下来一些书页,折成三角形,再在上面插上每柱香。可能是把书页当作纸钱吧,真实的意义到现在我还不很明白。
这些书页有时随香烧完了,有时因与香接触不紧密而没有烧着。开始我很敬畏这些书纸,只敢远视不敢触动,害怕惊动神灵和祖先。后来见这些书页上有许多美丽的图画,时间长了散开来,我就站在旁边看。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拿起来看,有时见到特别喜欢的还会偷偷地拿到房间慢慢看。被母亲看见时肯定要被数说一顿,要我拿回原处放好。
拿到这些书页时,我有时会用铅笔在图画本临摹上面的图画,学写上面的字。有时还会问姐姐们,同一个字,为什么课本和通胜的写法不一样的?那些是对?那些是错?有些问题姐姐们可以答得很好,有些问题答不清楚或答不出来。我只好自己找更多的书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和书纸,包括供销社包盐包糖的报纸,放好盐糖到罐里后也要展开来看看。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刘老师在家长会上说我,见到厕所里的一些有字的手纸,也要望望看看。多看书,多查找,我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我知道了线装书,知道了繁体字,知道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还知道有木刻版,石印版等等。我知道课本里许多成语的典故,作文时引用一些成语或古句,语文老师特别喜欢,常把我写的作文在班里宣读,自己心里也有一点点的沾沾自喜。
我开始搜集自己喜欢的古书。工作初,我到中楼古村参加政府组织的社教运动。农村古书的毁坏让我触目惊心。破四旧烧毁了一部分。这部分对于地主富农家庭严重些。有一位富农仔为了不被古书连累,把自己心爱的一百多册古书藏来藏去,后来觉得不保险,干脆放到灶炉里烧掉了。他知道我爱古书,就说早认识你就送给你了,我想看时再问你拿回来看看。他几乎可以从头到尾讲出一套三十多册的《穿金宝扇恨》的故事,烧了觉得特别痛心。有些书烧了就是烧了,有些版本到国家的图书馆也很难找到。更大量的毁坏是大多数人不懂繁体字,不会看线装书,把家里的古书连同学过的课本,看过的报纸卖给废品站,再卖到纸厂打成纸浆!无数古人的心血变成张张白纸!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1523f408001ea6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503046634f7eb2a7.jpg)
恢复高考后,我赶上了末班车,成为一位老师。当时,在寒暑假,学校会组织大家去北京上海等地学习旅游,大多数同事们喜欢到特产商店,我喜欢跑到附近的古籍书店或地摊,背包里常装满一册册的古书。来来回回一大堆,家里人见了也会数落一番。
退休后,我觉得可以做一些自己爱好的事了。但这时我发现,许多旧书店关门了,古籍书店惜售了,有些书高价也不肯卖了,天价我又拿不出。淘买古书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一些品相好的和完整的古书。好在我以前还买下大批的残缺书。买不到完整的古书,我就在家里修补古书,尽可能修旧如旧。我不喜欢旧貌变新颜。我追求保留旧的纸质和样貌,保留当时的时代特征,修补起来费时费力却没有压力,因为我喜欢呀!
这样,我收藏了数千册的古书,也修补了数百册的古书。我也快变成一个老夫子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b30359a142d569b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fbf456989cd3232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