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谱模型上的研究与。不支持连续谱模型的研究。
研究应该反映心理病理学的连续谱模型,还是指关注在dll中得到诊断的障碍及其相关整个体系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分歧主要存在于研究者如何看待表现出一些症状,但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人群支持连续谱模型的研究者认为,这些个体为如何理解被诊断为心理障碍的人群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他们认为对中度抑郁人群的研究结果能够推广到别人,诊断为抑郁障碍的个体身上,不支持连续谱模型的研究者的认为,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人与有心理障碍的人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因此对前者的研究不能应用于后者。
二、科学方法
1.定义问题和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例如:近期有过应激经历的人比近期没有过应激经历的人更有可能抑郁。另一个假设是有应急经历的人并不比没有应急经历的人更可能患抑郁症。第2个假设被称为虚无假设,研究结果往往支持虚无假设,而不是研究者的初始假设。
2.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因变量是指研究中我们试图预测的因素,自变量是指我们认为可以影响因变量的因素。
采取抑郁症连续谱模型的研究者,关注抑郁症状的整个范围,从无症状到中等症状再到最严重的症状,对于不接受连续谱模型的研究者来说,具有一些抑郁症的症状,但没有达到任何一种抑郁障碍标准的人都不属于抑郁。
3 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所有大学和学院都有人力参与者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审查以人类为对象的研究程序,以确保研究的益处,远远超过参与者可能遇到的任何风险,并且保证把参与者的风险降到最低委员会,还要确保每一项研究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得到特定的基本权利:
1)了解研究。2)保密性。3)拒绝参与或退出的权利。4)知情同意。5)欺骗。只有当绝对必要,而且研究可能做出极大贡献的前提下,研究者才可以在研究中使用欺骗手段。6)事后解释。
三、个案研究
有时候个案研究是研究罕见问题的唯一方法,仅仅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研究对象来使用别的方法,例如对有多重人格障碍,个体的大部分研究来源于个体研究,因为这种形式的心理病态在历史上很少见。
个体研究的缺陷性,第1个缺陷是关于可推广性,第2个缺陷是缺乏客观性,因为故事的讲述者对过去的回忆可能有偏差。
四、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不对任意变量进行操纵相关研究是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最常见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变量研究,另一种是对照组研究。
如果我们对同一人群的抑郁程度和应激源数量进行测量,并考察这些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是在做连续变量的相关研究。
一种是考试失败的学生,另一组是考试没有失败的学生找到代表这两个组的不同人群,然后测量他们的抑郁程度,这就是一个对照组研究。
1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适用于表征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量一般用符号r来表示相关系数值在-1~+1的范围变化.
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中等相关。

相关的量值大小是指变量之间同时发生变化的程度,它体现为相关系数接近-1或正义的程度相关量,二值为0表示变量之间没有关系,当r为正1或-1时表示变量之间完全相关。科学家通过检验统计显著性来评估相关系数的重要性。
结果的统计显著性指的是纯粹由于偶然导致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结果在p<0.0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这意味着该结果偶然发生的概率在100次中不到5次。
2.统计显著性。
当p<0.05时,相关系数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取决于相关系数的大小以及样本的大小相关系数和样本,规模越大就越容易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如果样本达到200或更多0.30的相关系数也会是显著的,但如果是10人或者不到10人的小样本,那么0.30的相关系数就不具有显著性,另一方面即使样本只有30个人,0.90的相关系数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
选择样本:
1代表性
得到代表性样本的有效方法是对总体进行随机抽样,例如有些学生通过随机拨打全国的电话号码,然后从接听电话的人中征募人员参与研究,以此来对整个美国人口进行随机抽样。
2.选择对照组
3 相关研究的评价。
所有相关研究都会面临第三变量的问题,研究者很难测量所有可能影响参与者抑郁水平或其他心理病态的因素。第三变量研究是研究者转向实验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关注三种类型的数据,第一患病率或者说研究关注的是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5种障碍患者占总人数的比例,第二流行病学研究寻求确定障碍的发病率,或者说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新病例的数量,第,三,流行病学也研究障碍的高危因素及与更高的患病风险有关的条件和变量。
六、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标志就是控制研究者,力图控制自变量,以及任何可能造成问题的第三变量,而不只是在他们自然发生的时候进行观察。
1.人类实验室研究。
为了检验应激导致抑郁症的假设,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让参与者暴露于应激源,然后确定它是否导致了抑郁心境的增长,这种方法就叫做人类实验室研究。
1)内部效度
我们想确保实验具有内部消毒,这意味着因变量的变化能够可靠地归因于我们对自变量的操控,而不涉及其他因素,这种对内部效度的威胁基本上同样属于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第三变量问题。
为了控制第三变量,研究者设立了一个控制组,控制组也较对照组控制组与实验组成员有着所有相同的经历,只是他们没有接受关键的操作。
内部效度要求随机分配,就是说每个参与者被分在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机会均等。
内部效度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存在需求特征,即导致参与者拆除研究的目的并相应调整其行为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需求特征,我们可以使用更巧妙的测量手段,将其混在其他测试中,掩盖真正的研究目的,其他这些测试常被称为填充测试研究者还可以使用掩饰性故事。
不论是参与者还是参与者,进行交流的主事,都应该对参与者所处的是实验条件还是控制条件,不知情这种情况被称为双盲实验。参与者的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以及参与者和主事均对参与者所处条件不知情。
2)人类实验室研究的评价。
人类实验室研究的主要优点是控制与其他以人为对象的研究相比,研究者对第三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控制力度更大。
2.治疗效果研究。
治疗效果研究是一种实验,研究目的是检验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否能够减轻接受治疗个体的心理病态。
1)控制组
简单控制组,等候名单控制组,安慰剂控制组
简单控制组,该组参与者不接受实验治疗,但受到与接受实验治疗的参与者同样长时间的追踪调查。
等候名单控制组:该类型控制组参与者不和实验组参与者同时接受治疗,而是进入一个等候者名单,在实验完成后的某个阶段接受治疗干预。
安慰剂控制组,它常用于药物疗效研究。安慰剂控制组和实验组参与者与主试有相同的交流,但是他们服用的片剂是安慰剂,而不是药品。
单被试实验设计:
1)ABAB设计。这是一个特定的单被试实验设计类型,又称为逆向设计。如下图:

2)多基线设计
实验者可能在不同情境中对同一个体进行干预,也可能在不同时间点对不同个体进行干预。例如未检验某个冥想练习能否减轻,抑郁研究者可能会教抑郁者在工作场所感到抑郁时如何进行该练习。如果参与这个在工作场所的英语水平下降,而在家里的抑郁水平没有下降,在家里他并没有做过这种冥想练习,那么研究者就有一些证据表明,是这种冥想练习导致的抑郁水平降低。
3)单被试实验设计的评价。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可以更加细致深入的评估参与者,缺点是他们的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2 动物研究
塞里格曼、奥弗迈尔、麦尔极其同事,在实验室中让狗接受不可控的应激源。狗分为三组,一组是无法逃避电击的狗,另一种是可以控制电击的狗,比如电击的时候它可以跳到笼子的另一边,3是无电击的狗。对于。无法逃避电击的狗及时给他们控制电机的机会,他们似乎已经吸得自己无法控制电机,也不能识别机会研究者把这样的行为叫做吸得性无助。
这一事实表明缺乏控制而不仅仅是电击导致了实验的狗形成习得性无助。抑郁的习得性无助理论有助于解释长期遭受压迫的人群,如受家暴的配偶和在贫困中长大的人所表现出的抑郁和消极。
六、遗传研究
1双生子研究
2领养研究
3分子遗传学研究和连锁分析
典型的研究是将一组被诊断为某种障碍如抑郁症的患者与另一组没有这种心理病态的人进行比较,研究者通过采集血氧活用棉签擦拭脸颊内侧采集手脸人体组织的方式来取得两组人的DNA,然后分析该DNA的基因型,而确定其中的个体是否具有感兴趣的基因特征或标记。这个过程被称为连锁分析。
七、跨文化研究
一些针对欧美主流文化的研究表明,所在家庭情绪表达水平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高于所在家庭情绪表达水平低的患者情绪表达的意义和表现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
八、元分析
从多个研究中得出结论的一个更可观的方法是进行元分析一种叫越改革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的统计方法,原分析的第1步是做一次彻底的文献搜索,第2步是将每个研究的结果转化为所有研究通用的统计量。
在单个研究中参与者数量少会带来一些问题,而元分析通过汇总大量参与者的数据,更有利于发现显著性效应,从而克服这些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