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帝王下诏罪己

古代帝王下诏罪己

作者: 李研书柜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4:29 被阅读0次

      古代英明皇帝一般愿意接受意见,臣下也敢于提意见,相得益彰,故国家的气象蒸蒸日上。居上位者,苟有毫厘之善,在百姓,则有万里之泽,可以说,自古德政,见效都是很快的。

      古代暴戾和明君公平的说,应该各自掺半。且不论那些暴君,咱们说明君。治理国家总有疲惫的时候,皇帝属于当局者迷,那他就会找适当时机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如汉光帝刘秀,每到日食,便觉得是自己做错事太多遭了天谴,便下诏书要求臣子们觐见,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平民怨。他的一生,总是谦虚的说自己没有做好,不配当君王,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这种敢于承担错误的人臣子们也再无话可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性格豪爽心胸开阔。有一次百姓反应皇宫的游园占地面积太大,要求归还百姓土地,被委以重托前去上疏弹劾的古弼心里多少犯怵。正好遇上觐见时皇帝正在和刘树下棋,灵机一动把刘树打了一顿把问题用骂刘树的方式说了出来。皇帝不傻,知道这是做给自己看的,你想啊,你养的狗被人打了,是狗的错还是做给你看的?同意了古弼的觐见。将皇帝的命令马不停蹄执行下去,土地还给了百姓之后,古弼披发跣足上门赔罪,给了皇帝一个台阶。拓跋焘一高兴,诏令“自古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北宋宋徽宗赵佶,哥哥去世后捡了个便宜,也头脑发热迷信日食,下诏罪己要下属提意见,可他毕竟刚刚当上皇帝,既无功亦无过,属下们无法提意见,但仍鼓舞了军心。但当时蔡京等奸臣得势,没人敢提意见,只有江西一幕僚崔晏上疏。“不激切不足以动人主意,激切则近讪谤。”意思是说,给上级提意见,不激烈打动不了上级的心,就很像在诽谤上级了。对此,你要有心理准备我才敢说实话。”“政令繁苛,风俗险薄,法不能胜。”问题多得数不胜数,“未暇一二陈之。”提示宋徽宗,多少年以来,朝廷多少负责给皇帝提意见的谏官,已经不提意见了,变成了歌颂家,负责纠察百官的纪律检查部门,都不弹劾犯罪的官员,对群众的举报置若罔闻,对贪官的处置还不如不处理,因为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遭来杀身之祸。负责审核诏书,从来不提意见,哪怕诏书有不当之处,也不加丝毫纠正,这样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到皇帝身上:“天下之恶尽归于上。”他们乐得做官。所以,问题还是出在朝廷的高管里面,如果把这些人的问题解决了,天下所有事都不算事,都会迎刃而解。“帝览而善之”,宋徽宗听从了崔晏的话,并提拔为相州教授。然也,宋徽宗,是一个“事事皆可,惟不可做皇帝”的主,文艺范,为人轻浮,耳根子软,整天和蔡京等奸臣花天酒地歌舞升平,才导致了山东宋江为首的梁山起义,浙江方腊起义,镇压起义军以后更是肆无忌惮,让金军有了可乘之机。金军打进北宋,吓破了胆的宋徽宗把皇位让给儿子赵恒。赵恒跟他爹差不多,也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主,金军一来,百依百顺,甚至自己的母亲和妃子都送给金军做军妓,和他的父亲创造了“靖康之难”,最后被俘虏并杀死于黑龙江。

      在这为什么会提宋徽宗,只是因为下诏罪己并非易事,如意志不坚定耳根子太软实力不强,仅仅只是表面功夫罢了!甚至会适得其反连累无辜,不如上下粉饰太平一团和气一起手拉手走向灭亡。

      2006年的时候,我刚刚进入一家新公司,上司告诉我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跟老板提,我高高兴兴的真的在老板办公室提了一堆意见,结果后来看见我上司黑着脸从老板办公室出来。而且在后来的工作中,时不时跟我说某些问题改革的难点,我只看见其一不知道其二这类话题,对其他同事也是如此。两年后,我还是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再也不需要受上司的脸色,现在想想,与崔晏的话大致还是对得上号。

      本文仅作参考,不可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帝王下诏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zr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