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上午去长沙看了一位令人尊敬的朋友加领导,一路风尘劳顿。晚餐后,捧着书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醒来点开你的空间,看到这篇文章,阅之,睡意全无了。
小学语文教学该更广还是更深?这是一个很大的视野,只有已入“化境”的语文老师才可能想到这种问题。因为,这已经跳出了一堂课、一篇文的得与失,上升到了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反思。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这种反思都没有做出明确回应的前提下,一个小县城的语文老师就能想到,说牛逼点,你就好比隐居卧龙岗的孔明先生,身虽栖居茅庐,心却早已经装满整个天下了!
小学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更广还是更深,如果提到学术争辩的层面,必然是争个你死我活都无法得出结论的事儿。前人既有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说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也有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朱熹还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必不知味也。如果硬要我表个态,我会学中庸的智慧。在保证一定阅读广度的基础上,选择精品文章让孩子细细品尝,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来咀嚼,千万不能老师嚼细了,再喂给孩子。否则,即没甜味,又没营养。
语文教学选用自主教材,这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语文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没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给孩子吃上糟粕,或者茫然失措。金圣叹的《三十三不亦快哉》,林语堂先生非常推崇,仿写过台北二十四乐。(具体是不是这个题目,没有考证,大意如此。)金圣叹作为十七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思想是很有深度的。我认为如果单纯从快乐的角度去理解“不亦快哉”未免太肤浅了点,他的“快哉”应该是庄子的快活,但是没有人生积累的孩子,哪里能理解庄子的快活?而且,胡适先生非常痛恨这种文加白的文章,认为这是落第秀才的糟粕。当然,胡先生的这个说法,在学术上是有争议的。
你看,人文学科就是这样,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这不正是人文学科的乐趣吗?“五四”前后,是中国文化最活跃的时期。学生常常会碰到有个性的先生,也往往会喜欢上有个性的先生。据说,有的学生不赞同先生的观点,甚至会直接跑到讲台和先生理论。那种自由开明的学术氛围,着实令人羡慕。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允许有个性。你可以求广,他可以探深,我可以学中庸的智慧。这样,语文这门学科才会有意思,才会更快乐。
但是,我一想到考试,需要孩子在答卷上填上标准答案,就觉得真没意思!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大学,我们不能“误人子弟”啊。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偶尔玩玩可以,大多数时间,我们还得老老实实地回到教材、回到大纲上去。
(一个留言写这么长,我被孔乙己附身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