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在这个假期发挥到极致: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病毒横行的日子,过上了蜗居的生活;刚好把想读的书读完,把想看的电影看完。
从对疫情刷屏的恐惧中转移到书中的精彩,时光并没有改变它的流逝方式。。。
......
故事和作者概况
这是一个男人用一生的时间追寻他爱的那个人,以及他心目中完美的爱情的故事。少年和少女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七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一路上,主人公遇到过爱情的各种形态,青春期爱情、友谊式爱情、一见钟情、日久生情、不伦之恋等等。马尔克斯把半个世纪里无数人的无数种爱,全部融汇在这一本书里,让我们得以见证爱情的万千种可能,这本书也因此被称为“爱情的百科全书”。
它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拉美作家,198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相信你肯定听说过他最著名的作品《百年孤独》,每天听本书也已经解读过这本书了,而且是2019年最受欢迎的听书之一。不过,马尔克斯自己认为,《霍乱时期的爱情》才是他最好的作品,是他发自内心的创作。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和一般的爱情小说相比,《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了不起在于,马尔克斯用这个故事写尽了爱情的所有样子。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讲的是小说主角阿里萨用一生的时间追寻他心目中完美的爱情,一路上,他遇到过爱情的各种形态,青春期爱情、友谊式爱情、一见钟情、日久生情、不伦之恋等等等等。这本书也因此被称为“爱情的百科全书”。
为什么马尔克斯更偏爱这部小说呢?或许是因为,马尔克斯自己也是带着强烈的爱写下了这个故事。马尔克斯说,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他的父母。有一段时间,马尔克斯每天下午都要跟父亲聊父母当年的爱情故事,不断跟父亲确认细节。爱的复杂多变、人心的曲折幽微往往就在这些真实的细节之中,所以在对人内心深度的探索上,《霍乱时期的爱情》甚至比《百年孤独》更胜一筹。
文学界流传着一种说法,叫作“诺贝尔文学奖的诅咒”:就是说作家得了奖以后,就很难再写出更好的作品了。但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却打破了这个诅咒,即使诺奖荣誉加身,马尔克斯依然维持了他的高水准,甚至还实现了超越。
虽然《霍乱时期的爱情》远没有《百年孤独》复杂,但它依然是一部有些难读的书。光是跟主人公产生情感纠葛的人物就有二十多个,马尔克斯讲故事的方法也很复杂,他频繁地切换视角,把线索潜藏在故事的背后,也许这本书能给你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的是主人公阿里萨用一生的时间追寻他心目中完美的爱情。马尔克斯认为,这本书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他把半个世纪里无数人的无数种爱,全部融汇在这一本书里,让我们得以见证爱情的万千种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论模型认为爱情由三个要素支撑,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相应的,我会把这个爱情故事分为三个部分:激情之爱,亲密之爱,承诺之爱。激情之爱指的是年轻时那种疯狂执着的爱;亲密之爱侧重日常的相处和理解,是举案齐眉和相濡以沫;承诺之爱的承诺是排他的,就是声明“我这一生只想和你在一起”。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这三种爱结合在一起,主人公一生追求的就是这种完美之爱。
爱和死亡是马尔克斯乐于触碰的主题,而这也正是恐惧的根源。《霍乱时期的爱情》既是一本“爱情的百科全书”,也是一本与恐惧抗争的书。
马尔克斯认为:爱是一种能力,有的人生来就有,有的人无论如何也学不会。主人公阿里萨是一个为爱而活的人,他虽然富有爱的能量,却不懂得如何控制它,不懂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爱人。如果说爱是他穷其一生研究的课题,那“恐惧”是他的老师,是“恐惧”教会他如何去爱。
霍乱时期的大背景
马尔克斯第一次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他还没有得诺奖,得奖之后,他一直忙着面对诺奖带来的荣誉,过了一年再重新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不满意之前写的开头了。重写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很大的改动,就是把故事的发生时间往前提了50年,让故事发生在一个更动荡不安的背景下——1880年到1930年间的哥伦比亚。
这段时间的哥伦比亚有三大灾难:战争、环境破坏,还有书名中提到的霍乱。霍乱是一种传染病,发病时,患者会上吐下泻,甚至死亡。现在提起霍乱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在一百多年前的美洲,霍乱可比战争和环境破坏要恐怖得多,它是加勒比海地区的“死神”。书中写道,霍乱爆发时,不计其数尸体被草草埋进了万人坑,土地像是吸满了血的海绵,一脚踩上去,血水便会渗出来。乌尔比诺医生和他的父亲都是跟霍乱战斗的英雄,父亲甚至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感染霍乱而死。
作者把霍乱放在书名中,一方面是交代了这个时代背景,另一方面,霍乱就是恐惧的代表,“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恐惧中的爱情。在马尔克斯笔下,爱情和恐惧互为因果,我们因为爱情而恐惧死亡,又因为恐惧死亡而渴望爱情。其实,不管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阿里萨一直都是抱着这样的信念面对爱情的。他的信条是,“死亡唯一令他痛苦的是,他不能为爱情而死”。所以,驱动他爱情的核心力量,其实是恐惧,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
爱与恐惧
如果说爱情是这部小说的主题,那“恐惧”就是理解爱情的钥匙。“恐惧”几乎在故事中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体现,而且贯穿故事的始终。
我想通过两组人物的对比来探讨一下“恐惧”和爱情的关系,也就是这本书的主题。用人物对比来凸显小说主题,是马尔克斯惯用的技巧,他笔下人物的命运都往往暗含某种规律的相似,或许是时间上的反复轮回,或许是镜像的对称。
在这本书里就有一组镜像对称的人物,就是费尔明娜的两个男人,医生和阿里萨。医生克制,阿里萨放荡。医生太轻视爱,而阿里萨太重视爱。在他们琐碎而沉闷的婚姻生活中,费尔明娜曾经质问过医生,难道医生看不出来她不幸福吗?医生却冷酷地回答她,对于婚姻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固。医生蔑视爱,也不懂爱,不会为费尔明娜吃醋,更不曾恐惧过失去费尔明娜。医生临死前对费尔明娜说:“上帝知道我多么爱你!”这是他唯一一个表达爱的瞬间,因为他终于害怕了,他要失去她了。相比之下,阿里萨虽然没有和费尔明娜在一起,但是他始终望着费尔明娜,怀着恐惧,怀着忧虑地望着她。不管他在哪里,跟谁在一起,他对费尔明娜爱始终没有断绝。
下面我们讲第二组人物。在小说开篇,马尔克斯用闲闲几笔,写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他和阿里萨也是一组对比。医生来到一个自杀现场,死者是医生的一位朋友。医生整理遗物时发现,死者有一位秘密情人。而他自杀的原因竟然是,他不愿意继续衰老下去了。
这个人物,其实在一开场就预言了阿里萨的一生。首先,他们都是极端的爱人,却都隐瞒了自己的爱情。医生是死者最好的朋友,却不知道他有情人;而阿里萨为了维护费尔明娜的荣誉,独自承受着爱她的秘密,这让很多人认为他是同性恋。其次,他们都跟医生不一样,他们的爱,都伴随着强烈的恐惧。
但是,同样面对恐惧,死者和阿里萨的行为又是完全不同的。同样是恐惧衰老,死者选择了死亡,而阿里萨选择了爱情。对死者来说,衰老的身躯和面容会损伤爱情,晚年的阿里萨其实也有类似的恐惧,但是他没有选择死亡,而是更爱费尔明娜了。因为对阿里萨来说,死亡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那里没有费尔明娜。小说的结尾,阿里萨选择永不下船,永远和爱人在一起。作家写道:阿里萨身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爱和决心。
通过对比开篇死者的选择和阿里萨的选择,马尔克斯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信念:爱,可以让我们战胜人类终极的恐惧——死亡。
在某种程度上,马尔克斯和阿里萨一样,是一个充满着强大的爱的能量的人。在诺奖的领奖台上,马尔克斯说了这样一句话,“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他始终认为,我们现在身处的冷酷现实是虚伪的,而像他笔下这样,疯狂而充满着热情和爱的世界,才是真实永存的。正是这样的天真和疯狂,这种对爱的赤诚信仰,让他保有了自己的心,卸下了诺奖的重压,写出了这部伟大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关上书
隐约听到一个声音:
你需要我,我不需要你...
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人类这个物种不过是宇宙造化进程中偶然出现的.
终于,因为恐惧,我们学会了敬畏和郑重,创造和传承。
恐惧一直在催促我们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问题是,我们要一直怀抱着恐惧生活吗?
可贵的不是恐惧本身,而是面对恐惧时人类焕发的巨大勇气和决心。
即使深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还是选择放下恐惧,拥抱爱。
正如母亲曾对少年阿里萨说过的那样:“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爱情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祸福相依,
面对疫情,
你刚好可以静心,内观,食素,读书,陪伴家人;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
深知有因必有果,
敬畏自然,
敬畏规律,
万物皆有灵...
希望这个代价换来的回声是:
We need each oth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