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忆旧
90年国家有个大事,亚运会,要从各大学招很多志愿者,主要从北京的学校招,天津离得近,也挑了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国民航学院,一个是我们天津商学院,因为有一个酒店管理系,算是当时大学少有的专业系,可以干点接待的活。
民航学院的学生自然分在首都机场接客,我们就分得散一些,有去射击射箭馆的,有去举重馆的,我和十来个同学被分到了离天坛不远的国家体委训练总局。
离开幕式还有一个月就去了那里,去之前搞不懂训练总局和亚运会有什么关系,我们去干什么,只是服从分配,老师也不明言,好象要遵守什么保密规定,只说去了就知道了。
本来也是夏天,学生也没多少行李,每人拎一个小包就组队坐车到了国家训练总局门口。一看门口就逼格很高,沾了国家两个字的逼格都高,戒备森严,四个武警站岗,高高的铁栅栏门上爬满植物,看不清楚里面。武警挡住车,问明来意,给里面打电话通知,一会儿出来一个满脸笑容、说话客气的中年人,后来知道是管餐厅的主任。
主任的讲话
主任把我们接进去,带到一个小会议室,给大家开了一个欢迎会,介绍基本情况,原来赛前百分之八十的运动员都关在这里面封闭训练,中国的几个夺金大项全部在这里,体操、乒乓球、举重、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柔道、部分田径运动等等的国家队员都在里面练着呢。我们的工作就是在餐厅帮厨。
听说是帮厨,我们有点小郁闷,原以为志愿者都是穿个马甲在场馆、机场、酒店、亚运村这些地方做点导引咨询的工作,这在厨房里工作算是个什么呢?会不会运动员都看不到?服装也改白帽子加白大褂了?后来才知道别有洞天,值得让我们二十年后还来忆个旧,是我们眼浅皮薄没见识了。
主任几句话客套话一过,开始发工作证,居然有红黄蓝三个证,每个证能进不同的区域,有进大门的、有进餐厅工作的、有可以进训练场馆的,主任特意挑出红证来给我们说,本来不发这个证的,但考虑到同学们来一趟不容易,经请示领导就发了,这个证可以进到里面各个场馆看运动员训练,我们赶紧鼓掌一分钟!这么多证,这可是我们这些散漫惯了的学生没见识过的!主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再三强调了这三个证的使用要求,如随身佩戴、不得外借、遗失马上报告等等,并介绍说现在全训练局由一个连的武警保卫,我们要是不守规矩很可能被他们带走,随时要查证件等等,让我们顿时觉得兹事体大,赶紧把手上的证件贴身收好!
主任接着讲纪律,说你们会看到很多著名运动员,但最重要一条就是三不准:不准打扰训练、不准和运动员合影、不准向运动员索要签名!其实我们还没想到这些,更没想到今后的一个月会和那些名人们如此近距离接触,幸好主任招呼打在了前面。
接下来是工作要求,随着主任的讲述,吃饭这个事情变得重大了起来,简直和国运相关,让我们听得肃然起敬。
首先,不能出安全事故,不能出卫生问题,更不能有食物中毒发生,确保在开幕前运动员安安全全地吃饭,等运动员进亚运村了,我们不管他们吃饭了,就算光荣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其次,要想方设法让运动员们吃饱吃好、吃得香、吃得有胃口、吃出运动水平、吃出运动成绩、吃出金银铜牌、吃出亚洲记录和世界记录来!
最后,主任表达了他的焦虑:同学们哪,你们可能不知道啊,好多运动员不爱吃饭哪,怎么让他们吃下去是我最挠头的问题啊!可能训练累了吧,他们也没胃口,平时伙食也开得挺好,师傅们换着花样做,可他们不爱吃肉,爱吃素啊!怎么让他们多吃荤的,保证训练的要求,保证足够的能量,是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一个艰巨的任务啊!
然后就是一段让我们听了起初以为听错了的话,主任的表情更焦虑:同学们啊,现在我们最不好办、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把这个经费花出去,组织上要求每人每天现在要吃掉90元,开赛前半个月要增加到每人每天120元,用不完这么多钱啊!前天我还被局领导批评了这个事,说我们没有达标,商量半天也没个办法,我这两天只好从人民大会堂调了些燕窝来补上,才勉强达到要求。不过我们还好,亚运村的同志们更麻烦,听说开始比赛了,是要求按早饭50元、中午晚上每人每顿各100元来做!同学们都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工作中也可以提点建议,帮我们想想办法。
我勒个去!我们同学之间互相看了看,都是睁大的眼睛,确认我们都没有听错,不禁暗暗咋舌,奶奶个熊,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00元,这里一天就给吃了???还忧心忡忡吃不完???开始比赛了更我勒个去,一顿吃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
主任焦虑完了,又开始眉开眼笑,给我们讲吃饭的规矩:同学们呢吃饭是这样的,你们和运动员吃一样的,在餐厅里一起吃,但不能比运动员先吃,等他们吃一会儿了你们再去,吃顺便、顺便吃,能吃多少吃多少,同学们平时学习也挺辛苦,也给大家补充补充营养,但有一条,不准往外带,一丁点儿都不行,另外,不准在厨房里喝酒,啤酒也不行,这是纪律啊!
我们听得那个喜啊,这简单就是耗子掉进了米缸里,还是泰国大米!我们完全不能想象一天吃掉我们一个月生活费的这种好事也能轮到我们身上,更不能想象会吃些什么东西才能达到标准,还以为那只是运动员才有的待遇,赶紧又给主任鼓了一轮大掌!后来的事实证明,吃到的东西确实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但不能喝酒是个挺大的遗憾,我们后来碰上了个两难困境,有酒没菜、有菜没酒。
讲完了这些,开始分组,我分到了蔬菜组,估计是看上去比较虚胖的缘故,人高马大的同学都分去了肉组,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分,分到菜组是个多么舒服的事情。
少吃蔬菜多吃肉
分完组就把我们带到宿舍,我们还梦想在这么高大上的国家级的地方、吃得又那么好,住得肯定差不了,眼睛就往那些楼房看,谁知把我们带带带得就往地下室带,这下知道住得肯定不爽了。下到地下室,里面还挺大,找到各人的床,开始收拾休息,鼻子里充满了地下室的那种阴暗潮湿的气息,开始体验北京穴居人的生活。
第二天一大早带队教师就来挨床叫人,一看表才五点半,六点就要开始上班了。我们被带着到厨房熟悉各自的工作场所。几百人吃饭的地方,后厨确实很大,还分中西餐,边上还有冻库,里面冻着不少好东西。做早餐的面点师傅早就忙上了,一些东西都快做好了,看来我们不算来得早的。
我开始和蔬菜组的师傅们搭讪,居然也有七八个人,领班师傅给我派活,和另一个小伙子一起洗菜,开始认为这活轻松,结果洗了一盆又来一盆,边上墩子上的师傅运刀如风,不断地把各种蔬菜切好装筐里抬过来给我们洗,不擅长体力劳动的我一会儿就感到两膀酸痛,又不敢叫苦,心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洗完,看那边还在切呢,结果还听到领班大人喊了一嗓子:今天多切点,昨天菜就不够,一会儿就吃完了!我晕!
终天到吃早饭时间了,和我搭伴的小师傅出去看了看,回来叫我说:走,运动员吃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去吃。我终于走进了外面的餐厅,很大,能同时两三百人吃饭,摆成自助餐样式,装修按现在的标准就叫俭朴,看到还有一些运动员三三两两地在吃,以为只剩下些残羹剩饭了,结果一看,中西糕点、大包馒头、大饼油条、鸡蛋酸奶、牛奶豆浆豆腐脑还有一大堆,于是学着师傅拿了餐具开吃,劳动了一早上,早饿了,吃得那个香!
吃完了继续洗菜,十点过差不多就洗完了,再往下就是大师傅的事了,我赶紧给小师傅上颗烟休息休息,瞎聊会儿闲天,无非是什么学校的啊,老家在那儿,学什么 的啊那些闲篇,小师傅表扬我北京话说得好,像是宣武区那边的,我心里想,别的发音可能还能糊弄,但L和N可是我们四川人从小就分不清的,不知道是小师傅宽容还是文化水平的限制。
混到了午饭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合适,也只好等师傅带,看差不多了师傅带我进去时先提醒说:“你们多去吃肉,少去吃蔬菜,给运动员留着。” 什么情况啊?完全不在穷学生的认知范围啊?还有蔬菜少吃、大肉管够的地方?真有这样的好事?我们还以为应该把肉多留给运动员吃,人家运动量大,我们自觉点,多吃点蔬菜呢?在学校可是天天吃草,吃各种暗黑料理、正规形状的肉是什么样子都很难见到啊?
于是这第一顿就先来了两个大鸡腿,半碗宫保肉丁,一大块煎带鱼,一个蜜汁兔腿,去饮料机上放了一大杯酸梅汤,一点蔬菜没打,边吃边打量餐厅的情形,那会儿规矩不严,对劳动人民还是很尊重,运动员还没吃完我们就可以上去排队吃,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只要运动员先有几十个开吃了,我们这些后厨忙完了、手上没事的人就可以去排队了。
我埋头吃了一会儿,往餐台上看去,哇噻!真得耶!开餐才不到半个小时,我们洗了的那么多蔬菜已经快没有了,肉还剩了一大堆,后面来的运动员还在餐盘里挑些残枝剩叶,有些嘴里嘟嘟囔囔怎么又没有蔬菜了,也没见厨房往外添菜,搞不懂,国家级的东西我们确实搞不懂,管他的呢,吃了再说。
吃完也觉得挺累,起那么早,还干了活,也没心思在大院里逛逛,就回到地下室休息,好多同学也都回来了,大家开始交流这半天的感受,特别是吃了多少东西,最多的一个同学居然吃了七个大鸡腿!!!
看我们聊得热闹,对面宿舍里的几个男男女女走了过来打招呼,两个女的稍显壮实,但长得还挺漂亮,属于阳光健美型,一看有美女,大家话也多了起来,原来是国家柔道队的陪练,进来半个月了,也没地方乱走,管得严,看见来了新人就一起聊聊,都是年轻人,一会儿就熟络起来了。知道他们也算是国手后,居然也和我们一起住地下室,大家心理也平衡了些。
下午我继续上班,把晚餐的菜洗出来,想到中午看到的情况,就问小师傅为什么不多炒点蔬菜,既然他们那么爱吃,师傅解释说:不能多炒,他们平时伙食开得好,荤的吃多了,就不太爱吃肉,要是蔬菜管够,上多少他们能吃多少,肉这边就没人动了,那我们每人每天吃90元的任务就更完不成了,差不多就行了呗!唉,人穷见识少,行行有门道啊!运动员有蔬菜吃不上,估计也是那个年代才有的事情。
总局的大院
头两天忙得昏天黑地,人也疲累,下班了天都黑了,没心思去院子里闲逛。早早洗了睡下,第二天还要起大早呢。过了两天,活没那么多了,也有了空余时间,对环境也熟悉了许多,我们想起不是还有一张红色通行证可以去训练场馆吗?于是吃完饭就在院子里溜溜,没想到训练总局那么大,怪不得要一个连的武警守卫,足球队那边都远得我们懒得走了,当然也是因为他们臭脚,懒得去看。每个馆门口都有武警站岗,见证放行。我们也不象现在那些粉丝,必须要看到谁谁谁才行,随遇而安,那个馆有人在练我们就去看那个馆。几天时间基本把能看到的馆都看了一遍。
印象中最恐怖的是举重馆,一长溜的长条型房子,一字排开二三十个举重架子,男汉子加女汉子们个个面色狰狞,举起放下举起放下,单调而重复,杠铃砸地上的巨响此起彼伏、回荡在不高的空间里,让人耳朵嗡嗡作响,有些举不起来的憋得脸色通红、眼珠瞪出、比便秘还难受,把我们这群外人当假想敌,怒目而视,我们总是快步走过,不忍直视、不敢多看。
最好看的是艺术体操馆,美女们如花似玉,长短合度,全是最佳的人体比例,不象篮球的那么高山仰止,也不象体操的那么娇小玲珑,在场子里纵横跳跃、排列组合,藤圈绸带与美腿玉臂上下翻飞,看得我们这些男生目炫神迷、惊为天人。
击剑馆让我们一些好武的同学开了眼界,平时在电视上看,速度太快,只能看到红灯亮或者胜者举手欢呼才知道谁赢了,有时两个人都在欢呼,我们就搞不懂状况了,招式基本看不清楚。但在训练馆就完全不一样,打得慢、经常能看到分解动作的拆解,一招一式很清楚,我们就在边上跟着比划。
网球场地在户外,是我们呆得时间长的地方,因为我们平时也打,能有机会近距离学学国手们的技艺,还是很难得的机会。多看一会儿,才知道职业和业余的差距是有多么大,象那种又高又飘的上旋球,看着以为肯定是要出界了,孰知可以违反抛物线轨迹,急转向下,啪地砸在界内,我们后来练了很久,二十拍能有其一罢了。
肉组和菜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每天起早洗菜,我也升级到了可以帮着切菜了,蔬菜组的师傅们人都很好,很和善,可能是手上不沾荤腥的缘故,肉组的师傅就不一样了,天天见血,屠戮生灵,有几个凶巴巴的,也不太待见我们,嫌我们碍事。我也幸好没分到肉组,有天一个大高个同学回来炫耀,说你们这些人就别去肉组了,手上没力,我们要切冻肉,那么大块,还要斩骨头,震得老子虎口都快裂了!我们嘴里说好好好,你们牛逼,心里暗笑幸好老子没去。
升级到可以动刀后,最喜欢切的是茄子,那会儿北方圆茄子多,不象南方都是长条的,一个茄子按九宫格六刀就OK,质地又松软,不用费多少力,比起切冻肉的同学们轻省了不少,最多一次一个人切了五筐茄子,一种刀法切烦了还换换花样,还琢磨是不是应该发明个九宫格的切刀,一刀下去九块就分开,能提高不少效率,别说,现在在超市里真还看到了九宫格的线锯或者刀具,不过是用来切水果或者蛋糕。
大家大鱼大肉吃了一个多星期,把学校里缺的油荤补足了,胃口也小了起来,也开始找菜吃,怕我们切得不够,居然有闲下来的人主动跑菜组来帮忙,有意多切那么一两筐菜,师傅看见也只是笑笑,我们也能在运动员吃得差不多了时还能剩些蔬菜了。
有天听到肉组那边在喧闹,就跑过去看,一地的活王八,到处乱跑。原来今天送了一百来只活王八过来,搬运的人不小心网子漏了,全跑了出来。大家开始抓王八,师傅高声提醒大家小心被咬,这丫的咬住了就不松口。大家嘻闹着把王八抓到几个大盆里,开始准备杀。大师傅们也少有杀这玩意,还聚一起复习了一下手法,最后决定还是用传统的刀法,四个人两个墩子开杀。只见师傅们提着王八尾巴拿根筷子逗,让它咬住,把头拉出一长截脖颈来再一刀斩下,这必须要两个人配合,有时王八聪明,看见刀来马上松口缩头也是有的,那一刀就得斩空,或者半天不咬筷子,头拉不出来,也杀不了。领班一看这样效率太低,一百多只呢,还等着下锅,于是赶紧清理出另外两个墩子,再配上四个人开杀。
一场血腥的屠戮立时就在肉组展开,还有我们这些欢乐的看客,一会儿大师傅说鳖血大补,叫我们喝点,还拿出点白酒调上,我们才知道原来大师傅们是有权在后厨喝点的;一会儿剖开的王八肚子里发现有蛋,坏人们就冲着我们姓王的大喊“嘿、嘿、王八蛋快看王八蛋”,一会儿师傅们杀烦了,换个新手法,一手提一个,让两个王八互咬,再往两边一拉,双头都被拉了出来,对面另一个师傅早已双刀在手,瞬间双刀斩下,两头落地,直呼痛快,大叫这个杀法好。人手配够了,杀戮就进行得快了许多,一百多只鳖,不多时便都开膛破肚,血都放了两盆,我们热闹看够了,也都散去,就等着晚上吃鳖肉了。
后厨边上有个冻库,肉类都冻里面,我们菜组的少有进去,一天活干完了,去肉组玩,师傅叫上两个同学进冻库取东西,我也跟进去看热闹。进门之后,雾气迷漫,温度瞬间降到零下十几度,每人拿了一件军大衣批上,师傅们开始取东西,我们东游西逛,这敲敲那摸摸,猜猜里面都是什么东西。一会儿师傅手上拿着四个黑乎乎的东西走出来让我们看,哇噻,四个大熊掌!我们那见过这个,赶紧这个摸摸那个看看,挠挠硬硬的爪子,摸摸黑黑的熊毛,算是和狗熊握了个手。握完了手我们一人拿了一个掌就往外走,回到后厨看到有些同学还低头在忙,于是有人就轻轻地把熊掌从背后放在同学肩上拍,同学以为是有人喊,扭头一看一个黑乎乎的大爪子,吓得狂叫,我们自然哈哈大笑,逗了几个同学后,工具被师傅没收了,边收拾边对我们说:这玩意儿少,运动员都不够吃,你们就别动筷子了啊!
这是唯一我们见到没吃到的东西!
啤酒和鞋垫
有一天下午,老师来说大家不用去后厨了,都去院子里帮忙卸东西。我们一看是几大卡车青岛啤酒,一问说是青岛啤酒厂特酿特制,750毫升那种大瓶,一箱24瓶,专门送给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主任出现了,跟大家讲了个新规矩:同学们帮忙卸车很辛苦,卸完了每人可以搬一箱回宿舍自己喝,但不能带进厨房啊,厨房不准喝酒。我们一听劳动热情大涨,涌上前去卸了起来,不怕苦不怕累,一鼓作气,一个多小时就卸完了四大卡车啤酒,每人再搬一箱回宿舍塞床下。也搬累了,每人开了两瓶开喝。喝着喝着就发现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只有干喝,没菜。又不想去外面买,餐厅里有那么多好吃的,外面的菜都看不上眼了。其实后来发现后厨里也有人可以喝两口,碰上过两回,不过那是少数的几个大师傅,他们上完菜了歇下来喝两口也没人敢说什么。后来这箱上好的、专供专酿的青岛啤酒最多搭配了点花生被我们消灭了!有时开水都懒得去打,渴了就喝它,有些同学不好这口,那么重又不能带回去,富余的就便宜了我们。
有天在院子里闲逛,看见几个大妈拿了好大一摞鞋垫在分发送人,看见我们直招手:同学们过来,一人挑两双鞋垫去,这是沂蒙山老区人民送来的!我们过去拿起鞋垫一看,全是手工一针一线勒的布鞋垫,翻过来还有花纹和字样,什么“亚运必胜”“勇夺金牌”“中国队加油”什么的,我们马上脑补出沂蒙山老区妇女们在妇联主任的带领下坐在炕上、昏暗的油灯照着用顶针纳鞋垫的场景,电影上看得可多了!我可爱的老区人民啊,还是那么淳朴,以为运动员还会往鞋里塞这个,没想到全便宜了我们。不过我们也在为亚运服务,算是间接支援了亚运。
没吃过的东西
过了十天左右吧,我忙完了,歇会儿也到了午餐时间,肉我也吃腻了,看看有一盘香菇炒粉丝还比较清爽,就去挟了一碗,粉丝还比较有嚼头,脆韧兼备,也好看,亮晶晶的,就是短短的一截,配上香菇是比另外的肉清爽许多,于是满满一碗一会儿就吃完了。第二天看见还有这个菜,又添了一碗,第三天还有这个菜,添了一碗坐那儿慢慢吃,一会儿一个师傅坐我边上,往我碗里看了看,说了句:“小钢还挺懂吃,天天吃鱼翅!” 我愣了一下,想了想,我勒个去,我连续三天当粉丝吃的原来就是传说中的鱼翅?我没敢言声我以为是粉丝,怕露怯,只是回了句:这个要素些,肉吃多了。第四天还有这个菜,就不好意思去吃了。
长了这个见识后,有次看到两个师傅手里拿着一团白花花的不认识的东西在清理,用小镊子把里面的小羽毛夹出来,再撕成一条条的放入边上的一盆汤里,盆里柳絮一般散了小半盆,就多了个心眼,小心询问道:师傅,这是不是燕窝?师傅点头,往那边案板上努努嘴说:这玩意就是不好收拾,细毛太多,那边有盆刚熬好的,你们一人去喝一碗尝尝。好咧!一人尝了一碗,没什么特别的味道,淡淡的,还认为是汤太多燕窝放得少,师傅也没给我们说燕窝汤确实没味道,得加点糖或者蜂蜜。
半个月很快过去了,大家的体重都长了五六斤,后厨有秤,随时可以去观察一下体重的变化。我们还吃了拇指大的干贝、黄瓜一样大的辽参、十公分长的大对虾,特别是那个对虾,师傅都说少见,那天用油炸了,还没开餐,就叫我们过去尝尝,我们站在案板边上,象吃大薯条一样拿着吃耍,那么大,吃了三四个就不想吃了。
师傅们可能是中国做大锅菜做得最好的那群人了,每个菜都要做够那么多人吃的份量,那大铁锅能蹲进去洗澡,锅铲象个小铁锹一样,但做出来的味道比好多小炒还要好吃,如何投料、如何调味、如何翻炒,自有其独门秘笈,我们难窥门径。
除中餐外,还有西餐厨房,做得西点尤其好,早餐的羊角面包和师傅们自创的蜜汁兔腿是我的最爱,特别是偶然看到小平同志也很爱吃羊角面包后,我们早上吃的时候就很有仪式感。牛排做得一般,没什么特色,不爱吃,我们那时不能理解为什么牛肉不切丝切片切丁,搞那么大一块,分别是老外不懂吃嘛,后来才知道那个牛肉用得特别好。后厨还有明炉,可以烤鸭,但没吃过几回,鸭子在我们看来已经属于低档食材。鱼也吃得少,必须选刺少的,怕伤到运动员,可选范围就小了许多,海鱼为主,除带鱼外我们都不认识,只觉得肉厚好吃就行。。
几个名人
一些全国性名人也常见到,因为事先有纪律,我们见到也不会表达出一丝一毫的激动来,最多回到地下室再讨论一下今天见到谁谁谁。那天我在餐厅排队打饮料,无意间回头一看,我后面排得是聂卫平!我赶紧表达对聂圣的崇敬,侧身让开请聂棋圣先打,聂棋圣摇摇头,努努嘴,示意还是我先,我一看也不能坏了训练总局的规矩,谁都得在餐厅排队,也就不再谦让,赶紧打完了让聂圣。回宿舍和同学们一聊今天见到聂圣了,有同学疑惑说他老人家又不参加亚运会,干嘛也跑这儿来吃饭?讨论的结果是这儿的饭比他们家好吃,所以聂圣也来蹭蹭亚运伙食。
有天晚上都快八点了,逛到餐厅背后的一个昏暗角落,发现还亮着灯,一张小台子上放了几盆菜,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师傅在给几个个子小小的女运动员打菜,都一米五不到的个子,我就猜是不是体操队的,站在一边看,只听师傅说:“翠婷啊,今天加练了啊?这么晚才下课?” 翠婷?陈翠婷?奥运冠军?我定睛望去,可不是嘛!只听翠婷说“今天有新动作,教练让多练几遍”“哦,今天辛苦了,那就多吃点。”师傅边说就边一脸慈爱地深挖了一勺菜住翠婷碗里倒去,翠婷忙把碗让开,急声说“不行不行,教练不让多吃的,怕我们长胖。”“唉……”师傅叹息一声,抖了一半出去,再倒进她们碗里。这帮可怜的练体操的孩子,长个子的时候压杠铃,不让长高,吃东西怕长胖,不让多吃,我们最少在餐厅看到的就是她们,不象柔道、举重、摔跤、篮球那些运动员,随便吃,也真是够可怜——出成绩不说了,不出成绩真是付出太多了。
一天下午,少有的凉爽,大家吃完饭都在院子里闲聊,篮球队的一帮大高个也在那里瞎晃,赛前他们也难得有这种闲暇时光,我们就近距离欣赏了一下这些巨人,有意站到人家身后,然后让别的同学在前面看,看看是否能看到我们,基本上我们全部身体都被挡在了这些巨人后面,一点都露不出来。我们正在瞎玩,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个瓮声瓮气的、共鸣很好的、音量还很大的,象在井里说话的声音在和一个大妈聊天,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是男运动员,但聊天内容听上去又很不对,分明是女人们聊家常的内容,转头一看,还是分不清声音来源,那边只有女篮二米多高的郑海霞在和一个大妈说话,难道是她在说话?个子长这么大之后说话原来是这样的?我们好奇地走近了细听,可不是嘛,海霞原声!就是一个大老爷们在井里说话的音响效果!这让我们不仅饱口福,耳福也饱了一回!
快开幕了
随着开幕式时间越来越近,我们的体重也平均增长了十斤以上,边摸着肚子边感叹今后十年都不可能再有这种机会,连续一个月天天山珍海味!后来的经历证明,确实是这样,工作前十年吃不起,工作后十年有些同学即使有这个条件,却不敢吃,三高了,身体不允许了。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让我们撤退,这种好日子那一天结束,直到有一天,主厨大人穿着一身黑西装,雪白的衬衫,打根大红领带来到后厨,逛一圈的意思就是等着我们发问,我们赶紧拍马屁说主厨精神,穿这么帅要去那里公干呢?主厨大人矜持地说承蒙组织上关心,给了一张票让我代表大家去看今天晚上的开幕式彩排,本来我想让给别的同志,但领导一定要我去,那我就去了啊,回来给大家讲讲见闻!我们赶紧一起鼓掌,心想差不多了,我们的工作应该快结束了!
果然第二天宣布,运动员们过两天就要进村了,感谢同学们一个月来的帮忙,圆满完成了任务,明天晚上请大家喝酒。
次日晚上,大家在总局大院内总算第一次有酒又有菜地吃了一顿,和师傅们话别,再在地下室睡了一晚,一大早每人带着多出来的十来斤肉回校了。
隔了几天,亚运会开幕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