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扇窄门 图 | 网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8490/ec403f1f57002b9d.jpg)
各位简书的朋友,大家好。本周我参加了怀左同学精品读书会,将和一群热爱读书的朋友共读一本书《认知突围》。计划是每天读一章,然后写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今天阅读了第一章《重新认识自己》,有几处感触很深,希望分享出来共同成长。
自我的认知来自何处?
仔细想一想,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如何一步步熟悉自己的?是由内而外地认识自己,还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哪怕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只要是赞扬和鼓励的话,我们也往往会欣然接受并告诉大脑这就是真实的自己。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的倾向,我们总是喜欢去听夸奖的话,而不喜欢批评,即使批评更能让我们找回真实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长期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而不是由内而外地认识自我,那他就很容易对自我的能力和需求做出误判,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在哪个高度,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如何摆脱这种泡沫式的自我膨胀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摔几个跟头,这也是必然的,因为人不可能一直靠别人的评价活着,在需要真本事的时候,往往才能让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水平的有限,这时候才能由内而外地认识自己。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得不好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有3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你只是自以为懂得很多道理,其实你并没有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就到处说这些道理没用,说它们没法给你帮助。
第二,道理已经研究透了,但是并没有去践行,所以还是没用。而之所以没去践行,往往是意识不到坚持行动带来的好处。说到底,还是自我的认知能力有限。
第三,就是这件事对你的吸引力不够,你无法从中看到它能给你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这里涉及到眼界的问题,或许这件事真的没法给你想要的东西,但也有很多情况,是你的眼光短浅,只看眼前不看长远,所以过早地选择了放弃。
那么,该如何既懂道理又能过好这一生呢?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做每件事的目的搞清楚,明白自己为何要去做这件事,把完成目标之后的收获尽可能地清晰化。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机会
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如果在过去,或许这些人还能博得点同情,但是在这样一个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这些人完全是怪才不够。
在这个时代,只要有一门手艺,你就可以通过自媒体积累大量粉丝,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这个时代的“怀才不遇”基本上是不存在的,除非这个人不想展示自己的才华。
机会都是自我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抓住的,这个时候当机会来临时,你有能力去开启它。如果能力不够,哪怕机会天天在你身边转悠,你也无法把握它。
所以,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多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耐吧。在量变强大到引起质变之前,安心做个蛰伏者,不断蓄积力量,未来才能抓取更多的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8490/d041850c24c84272.jpg)
你好,我是一扇窄门。
感恩在茫茫人海中遇见热爱文字的你。
愿与你分享读过的每一本书,以及随之而来的每一份感悟。
也渴望能够结交更多真诚的朋友,一起畅游文学世界。
网友评论
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赞美,称赞,但只有批评才能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自己,更明白自己哪里不足,哪里需要去修改和完善❤
收起自己的虚荣心,玻璃心,从容淡定接受批评,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这句话很有同感: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得不好,因为没有去践行。
读书是认知升级,但是意志力或是想像力并不会产生结果,而产生结果是行动,唯有行动践行才会有所得到。
如同想要成为写小说的作家,只有想没有去起点或是17k等小说网注册,开始码字写下第一章,只有想不会成为小说作者,唯有践行写作才会成为小说写作者。
这本蔡垒磊 的《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有买但是没有阅读,在这里阅读@一扇窄门所写的心得感悟也是另一种学习。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