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我不算是一个看书速度很快的人,所以当我再次阅读胡赛尼的作品时,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米尔扎《喀布尔》
从《追风筝的人》到《灿烂千阳》,故事背景依旧是在那个鲜为人知的阿富汗,书中也仍旧穿插了欺骗与背叛,只是这次阅读让我觉得它不应仅仅被视作一个人的生命独白,它更应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烟火气浓重的一生中不忘记你所想要的诗与远方。
玛利雅姆与莱拉,一个是卑微低贱的哈拉米(阿富汗人对私生子的俗称),一个是高知家庭的独生女,如果没有战争的侵袭,她们很可能循着各自原有的人生轨迹,过完一生。
但生命的沉重与压抑恰恰在于那些未知的苦难:摧毁家庭,离散人心。圣战组织夺走了莱拉的两个哥哥,但她妈妈始终是骄傲的,因为她的两个儿子所在的武装组织赶走了对他们颐指气使的苏联,换来了阿富汗的短暂统一。然而对于一心想着争权夺利的人,又怎么会理解真正的和平?所以,阿富汗赶跑了苏联,但也只是赶跑了苏联。他们内讧分裂,用武力赢来了又一个“苏联”。塔利班上台后,莱拉才真正明白:所谓战争,最可怕的还不是一个人妻离子散,孤独无依,而是所有的人都在默认这种残暴的蔓延,用麻木纵容恐怖的肆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世界上真的有那样临近我们的地方,几十年如一日地笼罩在黑色的阴霾下、当地的人们呼吸着硝烟与腐尸的浊气、为了生存人们更是不惜威逼利诱,悖逆人性。
所以,身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阿富汗妇女开始反抗了,她们与家暴抗衡、与酷刑斗争。你可以说她们的抗争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愚蠢且得不偿失的,但是当你的生活中充斥着虚伪、暴戾、病痛、绝望,甚至是随时面临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露宿街头的威胁时,你唯一想到的,真的只有活下去。
我无意于替她们开脱什么,毕竟生命权是一个人立于世界的根本,即使是过失杀人,也必须承担头脑发热的一切后果。我只想说,生命中哪怕只存有一丝希望,也要像莱拉与玛丽雅姆一样,永不熄灭了继续活下去的渴望。
就在昨天,我亲眼看到了一场跳楼闹剧。之所以说是闹剧,是因为我从来觉得一个对自己生命都可以随意了结的人,会有多么幼稚荒唐!我周围有很多事业上取得了不错成就的亲戚,每次听到他们讲起自己的经历,我都会敬佩于他们的逆商。世界上谁没有遭受过误解与白眼呢?也许在你看来惊天动地的事情,在那些正经历着生死考验的人看来,都可以放下释然。
《灿烂千阳》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但它也不完全是一个故事,作者立足于阿富汗人民,大概也是想告诉我们,生命中的确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地方,你必须妥协,但你也要明白自己的原则与坚持,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好过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