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契机翻开了《暗时间》这本书,也是一个冲动加入了小能熊阅读计划,然后,就有了这一篇读书笔记。
我们时常困惑为什么自己花了很长时间学习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英语依然很烂、书读了依旧想不起来用……羡慕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轻轻松松搞定一切,当然,羡慕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只有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暗时间》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回顾以往的学习过程,发现之前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存在有很多问题。
问题1:学习后缺少总结和思考。
从小到大,大多数的学习都很被动,老师讲,我们听,之后做题、考试,囫囵吞枣似得把知识吞下去,不咀嚼、不消化,待到用时方知读书少。读了多年,大多数的知识毕业之后都还给了老师。其实不是没读,而是我们压根就没理解,没思考,没掌握,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问题2:遇到困难,大多数情况下会下意识地选择回避。
刘未鹏说自己受益于的一个良好习惯就是遇到困难从来不逃避,而是想尽办法解决。但是,我对于困难的事情,如果一时间没有清晰的解决思路的话,就会拖延,以至于很多事情就这么无疾而终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问题3:做事有计划,但是持久度差,执行力不够。
我做事之前习惯做计划,有坚持下来的,有中途放弃的,回想起来,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毅力,执行力不够。总觉得花了很多时间在学英语,其实根本就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没有完全的坚持下来。
还有些或多或少的问题,不好意思写了,没想到问题竟然有这么多,还都是招招致命,有了问题,就要找应对措施了,这本书的干货来了。
问题1:如何总结和思考?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知识。方式:❶记笔记。一是总结自己阅读时的思考,包括闪念;二是摘抄书中的好例子。❷用Evernote管理笔记。隔一段时间要对知识或笔记进行重读和分类,过段时间再回看往往能将这段时间以来的思考和知识结合起来,得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良好的分类信息更容易提取。❸形成思维导图。用简洁的图形总结知识的内容和联系,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每篇笔记的内容。
2)有意识地主动思考。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种习惯。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自己真正掌握知识才是最根本的。学而不思则罔,刘未鹏提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思维体力。要经常利用琐碎时间进行思考和推理。整本书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专业领域等方面深入的思考。对于一个知识要了解其本质和核心,比如,财管中的价值就是指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这是价值的本质,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债券价值、股票价值、企业价值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各自的现金流不同,折现率不同,但是本质的求解都是一样的。对于一个知识要了解其来龙去脉,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后,都可能顺藤摸瓜拎出整条记忆。对于一个知识要知其所以然,了解其思维过程,学习一个知识前,先要在大脑中累积充分的”疑惑感”,多设想问题,多问为什么,要对知识进行充分思考。
3)有效输出。知识是否理解要进行有效反馈性的输出。方式:❶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一个主题系统进行梳理后写出自己的思考。❷讲述。将知识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挖掘知识背后的本质,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方法之一。
问题2:遇到困难,如何克服?
1)遇到任何问题,找书就行。不会就查书或者Google。能Google到答案的问题都不算困难。
2)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时,一股脑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
3)自己动手。遇到问题,不要想捷径,如找人帮忙等,一定要自己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有助于自己思维过程的培养。
4)坚持。有时困难没你想的那么艰巨,或许只要度过这个难关,后面就很轻松,不要被他吓到,要有克服的勇气,要享受困难,恩,这真的很难,但要努力。
问题3:如何提升专注力?
1)培养专注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如: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容易并迅速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来实现专注力。要事第一。避免生活中的其他细节的干扰等。
2)小技巧——设置任务进度条。执行计划中,通过进度条来提醒自己任务的进度,也实时反馈任务的完成程度,避免过早放弃、
3)小技巧——胡萝卜加大棒。如果小计划完成给予奖励,如果任务拖延给予惩罚等。
最后,推荐大家看这本书《暗时间》。
写完后,才发现废话有点多,先这样吧,记我的第一篇读书笔记。凌晨两点,晚安!
参考文献:《暗时间》刘未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