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间把握好,一分钟一分,预留10分钟左右的检查时间。
2.卷面分不要丢,尽可能做到书写公正、卷面整洁、不留空白,作文写够字数。
3.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开考前试题下发后浏览过程中,选好自己答题的顺序。
4. 注重整体阅读,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再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能够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 每篇文章整体阅读用时在5~6分钟,既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如果有选择题,先做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两道题。
5.除非文中有明确解释,否则,把话说死的选项往往都是不正确的那个选项。
6. 实用类文本阅读要学会筛选整合信息要点。问答题要认真理解,抓住特点,找准位置,分点概括。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7. 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也不提倡照抄原文,应该根据题目要求合理概括。表述完整,标清序号,切勿自相矛盾或重复累赘。
8. 文言文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两道题。选择题干如果是“对选文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那就是说75%的内容是正确的,极具参考意义。
9.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10. 古诗词阅读部分如果是一个比较熟悉的作者,先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
11.名句名篇默写题做题时要注意语境及语境中的提示性语句,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想不起来的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如果是开放式理解性默写,答案不唯一,找最熟悉的写,尽量写课内的。
12.语言运用部分注意陷阱,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13.作文要看清是材料作文(如“叙事性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要自拟标题),要特别关注硬要求,需要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凡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紧紧扣住材料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材料运用方面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可适度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响、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 谋篇要出彩。如:开头末句一定要提出论点(起)——二段(承)承上启下用几个问句——三到5段(转)用几个小分论点加例子加分析——6到7段(结)。开头要吸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文体要明确。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一般要求写议论文。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不建议写深奥的科幻小说、童话、寓言等过于含蓄的文体,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记叙文的细节一定要生动,推己及人。最后,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3——5分);字数要达到(50字1分)写满作文纸;字迹要工整(1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5分),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注意标点要写规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