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主编课堂
晨读《项脊轩志》

晨读《项脊轩志》

作者: zabrina | 来源:发表于2016-06-12 16:05 被阅读96次

查阅归有光一生,用烂了的词“辗转坎坷”最适用不过。而此文篇幅虽短,却是时间跨度比较大,前半段写于19岁、后半段写于32岁,字里行间皆透露着不同年龄不同遭遇的心境。通过对平凡的琐事、亲人间的对话、三代人物变迁、家中格局的变化以及对幼时的回忆的描写,将其心中悲怆缓缓道来,让人不禁代入其中,心里一片凄凉之景。同时也惊叹于古人巧妙的文字运用

前半段中,他才十九岁,正值少年苦读。学习的老屋也就是项脊轩,只有“一丈见方”,下雨时还屋顶漏水,常常将书案打湿,他便移来移去躲雨。屋内没有阳光照射,他便想尽办法去修葺。无论条件怎么刻苦,他却在此一心苦读,“借书满案”,乐在其中,能体会到日光、兰桂竹木、小鸟啄食、明月半墙的乐趣。

后又感慨十五岁便在此苦读,看尽家道中落,至亲离世,叔伯分家。老院被隔的七零八落,感叹“凡在变矣”。遇到曾经哺育过他姐姐的老妪,寥寥数语对话中回忆了母亲与祖母。他的母亲常常在听到他的姐姐呱呱而泣时,叩门而问:“儿寒乎,欲食乎?“对儿女关怀至切。祖母曾来看他读书,将祖上太常公上朝时所用象牙笏交给他,希望他有一天高中入仕可用。回顾往事如昨日历历在目,不禁“令人长号不自禁“啊,意思是:真想大哭一场啊!

年少时总觉得自己将来会施展一切包袱,如诸葛亮一般,虽然现在还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但总有一天世人会知道他。也有书评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将此文中归有光少年与中年心里变化的落差比做古代读书人的一生追求功名利禄的心理历程再现,

最让人动容的是最后一段,年至三十二,八次落选,壮志未酬,历经磨难,却用短短几句便书写了后来近十三年的事情:妻子 嫁来与其在轩中读书写字,后又去世,自己卧病却不忘修葺老宅。回顾这些,最脍炙人口的不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读项脊轩志最让我想起的便是我的老家,坐落在小城的乡村,记忆中总是夏天,知了整日叫个不停,树荫底下总是有群孩子在玩耍,或者荡秋千或者玩 跳绳。风吹来,阳光明晃晃如碎片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孩子身上黏腻的汗和手臂裤脚的灰,总是会惹来妈妈的骂声。傍晚家家烟囱里冒着炊烟,妈妈在厨房忙碌,前后门一开,坐在门槛上吹着风。不知光阴易逝的孩子成长成如今坐在办公室靠时间来换取微薄的薪水的大人,小的时候也曾为上清华还是上北大而焦虑着,后来才发现有些东西不是想够就能够不着的,但打不死的仍有梦想,归有光六十岁才中进士呢!

相关文章

  • 晨读《项脊轩志》

    查阅归有光一生,用烂了的词“辗转坎坷”最适用不过。而此文篇幅虽短,却是时间跨度比较大,前半段写于19岁、后半段写于...

  • 【项脊轩志】读后感

    读【项脊轩志】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今天又读【项脊轩志】,感触多有不同。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他...

  • 偶阅《项脊轩新志》

    首先,请原谅我写下项脊轩新志这个词。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项脊轩志》里头的那...

  • 项脊轩志

    项脊轩1,旧2南阁子也。室仅方丈3,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4,雨泽下注5;每移案6,顾视7,无可置者。又北...

  • 项脊轩志📮

    明代: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

  •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

  • 项脊轩志

    (一) 项脊轩,是我旧时居住的一间小房子。屋子很小,只能容纳一个人居住。屋子有大约百年的历史,现在我故地重游,空气...

  • 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曾有网友恶搞在后面加了一句:今伐之,为博小娘子一笑。 又看到有人...

  •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

  • 项脊轩志

    她说: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我说:对我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说:当然是好事啦,我要结婚了来参加我的婚礼好不好?我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项脊轩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we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