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或者害怕是人类本能的情绪反应,但是我们厌恶或者害怕什么,却是后天习得的,没有没来由的讨厌和反感。早在一九二零年,行为主义的先驱,华生所做的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恐惧情绪可能是通过形成某种条件反射而习得的。
从我自身的经验而言,小时候,常常听妈妈说那些猫啊,狗啊,随处便便,加上主人也不好好看管,所以我,一直对猫狗感到厌恶害怕。后来发现,其实我不只对猫狗,带毛的动物我都不敢接触。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韭菜吃多了,现在也不敢吃韭菜。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对待学习厌恶的态度正好经历了对厌恶的学习。比如有的老师不公正的待遇会导致学生对这个科目存在厌恶,有的科目总是读不好,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兴趣。
能否消除厌恶的情绪和行为呢?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撤销厌恶刺激,建立愉快的联结,竟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华生实验:通过愉快的刺激(好吃的食物)与所害怕的兔子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小男孩减弱或消除恐惧反应。
研究者还发现,能通过形成厌恶的方法避免某些我们不希望出现的行为。
约翰•加西亚和他的同事就利用这种方法成功阻止美洲小狼吃绵羊,用羊皮包裹的有毒羊肉汉堡放到羊圈四周,吃到这些羊肉汉堡的狼都生病了,一看到绵羊就恶心。
形成厌恶也不一定要与呕吐等不良的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一位心理学家就利用镜子进行厌恶治疗,也解决了大问题。他在电梯门上装一面镜子,原先熙熙攘攘的人群变成了绅士,淑女,耐心地等电梯。
不仅如此,又形成业务条件反射病,所以健康的文体活动等方法,可以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多种不良行为问题。在矫正中,给不良的少年观看暴力镜头,就给他们厌恶刺激。几次之后,这些少年实际看到暴力行为时,就会感觉浑身不舒服,从而使他们彻底厌恶暴力,远离暴力。
在教育中,学生们许多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道理,对积极的行为给予鼓励,对消极的行为给予任务的惩罚,就能很好地塑造学生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