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案例,孩子小学四年级。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叠被子,不会系鞋带。完全不帮忙家里做任何家务,家长来咨询说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原生家庭这几年被炒得很火的一个概念,给了许多成人自我问题的借口。在此之前,我想澄清一下,原生家庭影响很大,但却并非无法改变。可以说原声家庭的影响伴随我们一生,我们一生都会和原生家庭交锋。
有一句话叫: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父母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遗传的影响。更是在孩子人格发展,性格,气质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暴躁的家长,会有平和的孩子。
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就是最好的复刻作品,看孩子的状态,对半可以推测出ta的父母,及主要抚养人的样子。父母一方有家暴行为的,子女出现家暴行为是普通家庭的3倍之多。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原生家庭,指的更多是主要抚养人。如果孩子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比如留守儿童,那么针对问题寻找原生家庭的时候则要指向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
对于孩子不收东西,缺乏自理能力。我觉得其实扯不上原生家庭这么严重。因为你很难看到大人不会做这些简单的事情,而是应该探讨家庭教养模式。从咨询经验看来,大部分孩子问题出在了家庭教养模式上,即主要抚养人对待孩子成熟标准的判断上。
有的家庭会注重成绩,忽略自理能力。还有的家庭,由于隔代扶养,特别容易溺爱和破坏规则。所以问题的关键,是针对孩子的具体年龄,对应ta的发育水平做出相应判断,如果超越孩子年龄给出的标准也是不合时宜。比如,让一个两岁小朋整理衣柜,自我洗漱,或者认为只要成绩好,十岁的小朋友可以不会系鞋带,剥鸡蛋。标准的订立是这个案例问题解决的关键,每个家庭自身情况不一样,标准因人而异。我们咨询的原则是助人自助,而非给出答案。所有答案,皆存在于来访者心中。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