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才知道——明白
你透支了未来,未来也会透支你。
前一段时间,副班长捡到一本少女日记,大家翻开来看,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气息,对你侬我侬的爱情的憧憬,对未来的野心和茫然,对当下的不然和不满,我们都经历过,但都还是忍不住叹一句:年轻真好。自己平常算是比较能“端”(装)的一个,端的也还有点程度吧,连伟哥都觉得我是他心中现实版的“御姐”。可我看那日记还是看的心神荡漾,也是心里痒痒的偷偷叹一句:年轻真好,因为一切都还有可能!回去,煞有介事地把自己的几本日记翻了一番,顿时觉得羞愧难挡,简直惨不忍睹,大多都是儿女情长,很少提及父母家事。算来也就正儿八经的谈过一次恋爱,还是个早恋,还被人给甩了。这一两年突然变得很怀旧,虽然不是刻意而为无病呻吟,但是,觉得三番五次总是如此,多少有点矫情和俗气,为了免俗,使劲的压着端着,可是想念和怀念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许是老了,也或许是因为不满足或不得意?怀念年轻是因为经历过折腾、错过和失散的我们,终于幡然悔悟年轻时我们一叶障目如此固执甚至是偏执地错过那么多的可能?错过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或好大学的可能,错过克制自己的任性识得那个真心待你和你门当户对的伴侣的可能?怀念年轻是因为年轻时的我们有改变当下这个存在状态的一切可能?可是,那时的我们又哪里会认识到”青春“和年轻不仅是激情,是放纵,是痛快,还是无限的可能。
毕业的那一年像个生活的风水岭,让人觉得真正是往事如烟人生如梦,高中、大学、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似乎都是上辈子的事了,浑浑噩噩这许多年也是近两年才从那件事的浑噩中慢慢清醒过来。如今,对两个人的劝告深有歉疚和悔悟:一是高中早恋时,凤仙瞧出我与他的关系过于密切,对我说了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处在青春期的我顾若罔闻。另一个是刚参加工作时,谦哥知道我与他的种种,对我说了一句:李银河理解和支持同性恋,但她本人却没有去做一个同性恋。因为年轻,我得过且过。前几天,和改萍聊起来我们年轻时的种种尴尬和擦身而过的错过,都感慨:是因为年轻,所以避不开吗?难道非得要折腾那么几回才能幡然悔悟,才能明白那些道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真的,是对的。电影《后会无期》里的苏米问:读过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过不好一生?张嘉佳说: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不会明白。但是,还是有清醒的人吧,即使是在青春期和年轻的时候,还是有清醒的吧,比如劝我的凤仙和谦哥?早些年流行的网络红语说:青春就像卫生纸,看着挺多的,用着用着就没了;如果可以,还是尽量不要过于放纵青春和年轻吧。
当儿女时不知道当父母的焦虑,当父母时忘却当儿女的偏执。——陈村《五根日记》
我的印象中,儿时我周围的父母们大多都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我的父母亦是如此,这要是放在现在来看,那日子简直就太不靠谱了,那父母也就太不靠谱了。可是,儿时,那只小小的手被握在那粗糙、宽大、青筋暴涨的”不靠谱“的大手中时却觉得无比的踏实和靠谱。那时觉得所谓的大人,就是那一双宽大、温厚、粗糙的手,只要有那么一双手,就什么都懂,就是大人。天真的想,等我的手长的那么大的时候我也就成了大人了,也就什么都懂了,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和难事了。如今,我也有了一只温软、纤小的小手要牵、要握,可是,我依旧还有过不去的坎儿,依旧有不懂和没把握。于他,我的手够宽大、温厚;够踏实和靠谱吗?我的手与他会像我的父亲、母亲的手与我那样踏实吗?为人父母四载,今日,才真正理解儿时每每年关时身为农民没有固定收入的父亲向母亲念叨今年花了多少钱,明年我们念书和家用又得需要多少钱时的焦虑和压力。急着去懂爱情,去懂友情,亲情,过了30载,到了这一刻才真正开始试着去领略——世间万物什么亲?亲身娘,五谷粮。
中午,爸爸打来电话,急急地问我能不能请上假,故作冷静的问一句“怎么了”?生怕,生怕又是一个惊天霹雳。可还是意外:你爷爷中午过世了!前几天还好好的,我回去了,为了我的小日子急匆匆的奔波,来去匆匆,就连礼节性的象征地去看看他都没有,还是他拄着拐杖特意过来看我,跟我煞有其事的说几句话。可今天,那些话成了诀别,也成了我的亏欠和遗憾。爷爷一辈子过的颇有争议,也挺不幸,有儿子和孙儿都先他而去,不止一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儿的心中,他似乎没有为家操过心,回去看他,和他的对话也总是围绕着不接地气的国家大事和民族团结。我有时很好奇,他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那些平常人眼中沉重的失去和不幸,于他也是吗?那些逝去的晚辈们,有没有打进过他的心里?他的这一生与他而言困苦吗?儿孙们于他的漠然让他心寒吗?如果真的困苦,我倒希望他如我们所看到和所想的那样没心没肺吧。看了那么多的可惜,听了那么多的遗憾,可还是理所当然地寄望于下一次,再下一次,还是理所当然的透着着侥幸,然后,轮到自己可惜和遗憾。现在,很少有真正的百年的老人了,大多都是生老病死,爷爷的离去可以算得上百年了,经历过人生的困苦,认为与老人和儿女晚辈而言,老人能够安详的百年于他自己和儿女都是福气,可还是难过得不能自已,是因为亏欠吧,也或许是因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失去。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那张因为缺少活动而略显肿胀的脸了,再也摸不到那双因为不洗手而布满口子的手了,再也听不到那声沙哑混沌的声音喊你的名字了,而我们也再没有机会去弥补我们的亏欠了。对于这个争议的父亲和爷爷,对于他的离去,父亲和叔父们会和我一样觉得如此亏欠和遗憾吗?如果知道真的就会这么走了,会愿意多和他说几句话吗?会多看他几眼吗?会......?可是,不管会与不会,都没有机会了!
爱是懂得,不是忍让和包容,忍让的多了,懂得的就少了,懂得的多了,忍让的就少了。——《超级演说家》选手崔万志
圈在这个边陲小镇,有点与世隔绝,但却活的很接地气。基本不逛街,更没有舞会,一切高、大、上的社交活动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偶尔的应酬也就是个班组聚会。我们有的多是家常里短,婆媳关系,孩子的可爱和顽皮,老公的执拗和老婆的唠叨,偶尔也探讨下人生,感慨下生计,怀念下青春。我觉得用唇齿相依来形容我和当下这些同事们的关系一点不为过,而谦哥、佳哥、秀清肯定也有了各自和他们唇齿相依的一帮同事。从部门到车间的一年多,最大的变化在于承认和接受了自己平凡且平庸的存在状态,和我唇齿相依的这些同事或许他们”胸无大志“,但他们个个都是过生活的能手,坚强的、睿智的、柔韧的,个个平凡但是个个都在认真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都在履行着自己生而不易的职责。或许,以后还会和另一帮人唇齿相依汗流浃背的讨生活,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或许,相聚有时,分离亦有时, ”缘分在偷袭,时间在追逼“,你在向前,那些和你失散的故人也在向前,你在变,他们也在变。岁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从我们的眼前消失,转过来躲在我们心里,然后再慢慢地改变我们的容貌。
作家彼得.狄维说,婚姻的难处在于我们是和对方的优点谈恋爱,却和其缺点生活在一起;四川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说,结婚是误会,离婚是了解,爱情是股份制,重在参与;《超级演说家》的崔万志说:爱是懂得,不是忍让和包容,忍让的多了,懂得的就少了,懂得的多了,忍让的就少了。可是,我还是想对单身的朋友说:单是的理由,不是为了等一个人,而是为了精彩,一个人的精彩,不要被世俗的观念裹挟,因为时不我待而轻易的误打误撞进了婚姻的"围城"。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
以为有了那些特殊的经历,终会洗尽铅华安于当下,安于当下的情感,安于当下的物质,安于当下的存在。可走着走着,还是会滋生出延绵不绝的贪念和奢望,非得要一个晴天霹雳的意外和朝不保夕的际遇更替砸醒自己,然后心有戚戚焉的后怕:一定要知足,命运没道理,际遇没协议。
若是明白,何必纠结存在或离开;若是明白,存在离开都自在。
希望,那些失去的亲人们,你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彼此找到,相聚和依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