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做自己的主人?还是想做被情绪操控,被别人左右的奴隶?
你是想做自己的主人?还是想做被情绪操控,被别人左右的奴隶?
自己是想做一位智者无惑、仁者无惧、勇者无畏的谦谦君子?
还是想做一名斤斤计较、心胸狭隘、琐事缠身的凡夫俗子?
这就是我们面对关系时态度,取决于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与别人的相处中,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还是合作伙伴,
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家人会烧一桌子好菜,其实自己已经吃撑了,但还是碍于面子、家人的期待或不浪费的习惯,硬是让自己吃到走不动路。
面对上司或客户的严厉批评,自己的情绪游走在失控的边缘,全然不管不顾对方的批评中有无可取的部分。
有时候,我们会被家人“我都是为你好、听我的话没错的”而绑架,从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有时候,我们会被叛逆趋势,为了反对而反对,全然感知不到对方初心的善意。
我们可以将感知并欣然接受对方的善意作为横轴,从左到右即由弱到强。可以将却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作为纵轴,由上到下即由强到弱。
那这样四个象限就会划分出来。
很明显,对于第一象限,我们会很乐意去接受对方的建议并一以贯之;对于第三象限,我们会淡然一笑,敬而远之,与其斤斤计较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其实让我真正纠结的是第二和第四象项。
第二象限,我感知不到对方的善意或者对方的态度确实粗暴恶劣,但是他的建议却是有道理的真知灼见,确实对自己有帮助,从理性上也认同这个道理。
我们是用“叛逆”拒绝对方的建议,用“对抗”去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还是理性地接受他的建议,用理性化解他的恶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我选择后者!
第四象限,我们感知并接收到对方的善意,但是认为对方的建议不符合自己的原则,并不认可也不打算接受。
我们是为了对方的善意,“违心”地妥协接收,放弃自己的原则,让所谓“善意的”情绪左右了自己。
还是感谢对方的善意,同时巧妙地保护着自己的原则,引导对方接受、认可自己的做法。
我还是选择后者!
为什么这样选择?
因为我想做自己的主人,做一名智者无惑、仁者无惧、勇者无畏的君子。
于是,
自己在处理每一段关系时,
用情感接收并感知对方的建议是否有善意,用理性判断对方的建议是否有价值
然后,
怀有感恩之心,表达自己的感谢。
用自己理性和智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当然,这都是原则、战略和心法。
如何采取合适的战术,将是自己在进修中逐渐精进的。
期待有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