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市场上有“交换”的需求,于是引发了或者说创造了“劳动分工”。但是“劳动分工”不是你想分就能分的,它是有前提的:
劳动分工的程度,受到市场范围的制约。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地方市场太小,那么从事某个“专门职业”的人就无法生存,于是这个“专业”也就不可能存在。
为什么说迈克尔·杰克逊的离世,是一个流行音乐时代的终结。因为在那个时期,音乐有限,歌手有限,媒介有限,这些众多的市场因素的限制,万人空巷去看一个人,大家同唱一首歌,是很容易就能达成的。
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网上的歌曲、歌手用多如牛毛形容都不过分,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歌手。市场忽然没有了限制,人群被无限的碎片化、部落化,也许你听的歌曲,另一个人压根就不知道,反之亦然。
再比如,过去没有快递,没有外卖小哥,因为过去物质贫乏,没有那么多东西,能吃饱就不错了,即使有富人那也是少数,市场范围太小。
再加上地域的限制。你开一家店,你的顾客也就是方圆1公里的人,每天撑死了也就百十号人,这种市场范围的限制,也局限了你的收入。
可是互联网时代,不但物质泛滥,人群也泛滥,你在网上开一家店,从理论上说,你的顾客是全世界,而且甭管你的顾客是富裕或贫穷,他们每天都在买买买。
于是,新市场被创造出来,新的劳动分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商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服务……
在《国富论》里有这样一段话:
水运为每一种行业开辟了陆运无法单独完成的更加广大的市场。因此在海岸和通航河道两岸,各种产业开始自然而然地分工并不断改进。
在陆地上,用6个星期可以在伦敦和爱丁堡之间来回运送4吨货物。但同样的时间,如果借助水运,可以运送200吨货物。
水运带来了便利,产生了“新分工”,而今天,“互联网”就是新的“水运”。
互联网打破了市场范围的制约,使劳动分工的程度更加的细化。还记得《国富论》开篇的那句话吗?
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来自于劳动分工。
现在都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那什么是“创业”?什么是“创新”?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
你去开个店,叫创业吗?算创新吗?我认为不算。
真正的创业,是要创造“新的职业”,也就是说:
创造出一个以前没有的“分工”
真正的创新,是要创造“新的东西”,也就是说:
创造出一个以前没有的“发现”
但它们还必须同时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
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苹果,创造了以前没有的“智能手机”;
淘宝,创造了“网商”这个新分工;
腾讯,创造了以前没有的“即时通讯”;
滴滴打车,创造了“私家出租”这个新分工;
支付宝,创造了以前没有的“网络支付”;
共享单车,创造了“随时共享”这个新分工;
…………
它们都为这个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分工”不再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未来将会有无限多的可能!如果你不甘心平庸,可又不是做买卖的一块料,那就去创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