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的三个写作锦囊

作者: 耘海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17:33 被阅读0次
曹文轩的三个写作锦囊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此分享了三个写作锦囊,关乎独特经验,关乎无边想象,关乎知识累积。本文源自曹文轩教授的一次演讲。

曹文轩:

写作者应秉持的三个文学道理:

现在我讲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分别隐喻了三个文学的基本道理。而这三个基本道理是环环相扣的,它们中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也是我们每个写作的人应当秉持的基本道理。

独特的个人经验是创作的宝贵财富,要善于发掘和使用。

第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有一个在我课堂上听了一年课的女孩子和我聊天。她说,曹老师,您知道冬天的晚上,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干什么吗?我说不知道,她告诉我说,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吃完晚饭后洗碗。

她家住在山里,虽然拥有青山绿水,但同时,又有让她感到心灰意冷的贫穷。贫穷到什么程度?贫穷到连几分钱一盒的蛤蜊油都买不起。她告诉我,她想通过洗碗,在手面上找到一点点油腻的感觉。

这就是个人经验,这是我们的想象力根本无法到达的地方,而这种个人经验恰恰是文学所需要的经验。这就是财富,而且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出生在江苏苏北农村,那里的房子都是依水而建,开门就看到水,那个地方,是我巨大的写作资源的仓库。我的作品里,为什么没有那些肮脏的意象?为什么没有那些肮脏的词藻?为什么没有那样肮脏的境界?我想是与水在冥冥之中的教化有关的。我承认,我的作品有一种洁癖。

虚构之于文学:让“羽毛”再飞一会儿

第二个故事

草地上有一个羽毛,无人问津,也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多久。这天早晨,来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他们把这个羽毛捡起来看了看,然后又重新丢到草丛里。临走时,女孩问男孩,这个羽毛,是属于谁的呢?羽毛记住了这句话,从此开始了一个漫长的寻找之旅,它遇到了一只又一只鸟,可是那些鸟都告诉它你不是我的。

后来,它遇到了云雀,云雀对羽毛讲,你不是我的,但我可以帮助你满足一个愿望,我可以把你带到高高的天空,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然后,它就衔着这根羽毛,一个劲儿往高空飞去,穿越了云层,然后她张开嘴巴,放下羽毛,羽毛就悠然飘落。云雀一路相伴,这个羽毛落在了一座山头。岩石上站着一只鹰,羽毛就无缘无故地觉得它是属于那只鹰的。于是它就问鹰,我是你的吗?可是那个鹰的注意力正在前方,前方的天空飞着一只鸟,羽毛说,啊,我认识它,它是云雀。它的话还没有说完,鹰就起飞了,不一会儿,天空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声,两滴透明的血珠从高高的天空坠落下来。羽毛在心里呼唤,风啊,你把我吹走吧!来了一阵大风把羽毛吹了下来,羽毛就在峡谷里盘旋盘旋,最终又落在了一块草地上。

又是一连许多天过去了。这天早晨,阳光灿烂,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来这个地方觅食。欢乐祥和的一家子,情景非常动人。羽毛想,其实在地上也是挺好的。它想问这只母鸡,我是你的吗?可是它已经没有勇气了。温暖的阳光下,那只母鸡展开了翅膀,它的翅膀上缺了一根羽毛,这根羽毛也许就是这只母鸡的,也许不是。

这是我几年前写的一个图画书本子,我还写过《夏天》《烟》等等,也是虚构的产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美妙,它有无限创造的可能性。

大家想一想,造物主在把这个星球交到人类手上的时候,有《荷马史诗》吗?有《蒙娜丽莎》吗?有《英雄交响曲》吗?没有,如今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硕大无朋的精神宫殿,我们创造了这个星球上最高的文明。

所谓灵感,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

第三个故事

我有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火印》,从何而来?你们大概不可能想到,它居然是从萧红的一个短篇小说而来,这个短篇小说叫《旷野的呼喊》。

在这个短篇小说里,萧红用几十个字描写了一个场景:黄昏,有两匹马朦朦胧胧跑了过来,主人公就想这个马是谁家的呢?他就猜测这个马是有人到这个地方串亲戚,缰绳没有拴牢,马跑掉了。他就想等那个马跑过来,把缰绳给抓住,而那匹马果然跑了过来,他伸手就去抓那个缰绳。但是,他伸出去的手马上收回来了,因为他发现那个马的身上,有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萧红用这几十个字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有何用意,我至今也不太明白,可是就是这几十个字引爆了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火印》。

一个作家会经常被问到:你的灵感来自于何处?我对灵感的定义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

回想一下当时的过程,就是这几十个字,激活了我的阅读记忆,我就想起一本书,这本书是说二战的时候,日本军队虐马行为臭名昭著。我又想起了一本书,书名叫《马》,介绍世界上各种品种的马的。我又想起了许多许多与马有关,和许多许多看似与马无关的书,而这些阅读记忆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反应。一个关于二战,关于马,关于一个放羊孩子的故事就在记忆的海洋中,像冰山一样露出了水面。

灵感一定是来自于知识。一个没有知识浸润,没有知识武装的大脑,是不可能有灵感的,也不可能有发现财富的眼力。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思想。有多少思想,才有多少生活。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财富的发现,第二个故事说的是虚构与文学的意义。这两个故事所隐喻的两个道理,如果没有第三个故事所折射的道理作前提,那么前两句话基本上就是一个无法落实的空话。博尔赫斯说,他的作品来自于知识,自有他的道理。
(选自约稿小助手公众号)

相关文章

  • 曹文轩的三个写作锦囊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此分享了三个写作锦囊,关乎独特经验,关乎无边想象,关乎知识累积。...

  • 曹文轩的写作故事

    一、小时种下故事的种子 曹文轩出生在江苏的龙岗村,幼时家境贫寒,记忆中都是饥饿,但他却有别人所没有精神食粮——他爸...

  • 曹文轩谈写作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

  • 笔记:选择与搭错车

    吴军老师讲到的“三个锦囊”,还是很值得咀嚼的。 锦囊一:别害怕,去尝试; 锦囊二:别灰心,再去尝试; 锦囊三:随缘...

  • 人生失败的三个锦囊

    书籍:《财富自由之路》 字数:758 人生失败的三个锦囊 那么多人都渴望成功,今天和大家分享三个走向失败的三个锦囊...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设计模式之禅》 很好理解的例子 刘备江东娶亲,三个锦囊妙计 一个接口,三个实现类,三个锦囊妙计 封装...

  • 关于奶茶加盟前一定要知道的三条!

    三条锦囊 在真正的考察开始前,先送给你3个锦囊,牢牢记住这三个锦囊,基本能保证加盟不被骗: 锦囊一:不要相信一切好...

  • 【写作锦囊】

    修辞,语言的化妆师 技法讲解 修辞,“修”意思是修饰,“辞”意思是言辞。“修辞”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对语言进行修饰润色...

  • 关于写作:给入门写作小白的三个锦囊!

    前言:作为初入写作门径的我们,最大的感觉可能是写作太难了:不知道写什么,写了逻辑不通,逻辑有了,论证不够精彩,好不...

  • 凑数的旧文

    #知更鸟#Day5#名家谈写作之曹文轩 曹文轩,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文轩的三个写作锦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if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