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旦对某个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就再也回不去自己当初迷惑的时候;也不会知道搞不清楚这个问题的别人,脑子里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很多知识不能靠单一的文字、语言可以直接灌输,直接地抵达,直接升级认知。我们不是电脑,不能经拷贝代码,就立马实现更新。
为什么从小听到大的话、倒背如流的道理,我们需要几十年的积淀,才能在某一天、某一段时间,领悟得透彻。
看书学习、交流研究,其实就是在增加我们觉醒的概率,增加我们对一些无比重要的概念和观点深入理解的机会。真正弄懂过这些观念、道理的人,也许比我们早存在几千年,现在正躺在历史某个角落里,冷眼看着我们这群愚钝的人。
人,始终要靠自己去成长,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否则孔子的后代就可以比孔子更伟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子孙就应该成就比他们更大的伟业。
然而不是。人的身体是胚胎一点一点自己发育起来的,外在根本没有提供过多的指导,我们的认知,也有相似的路径。
相比身体的结构特性的更新,需要多代的遗传、变异、选择来进行改进,进化在个人认知上问题上还算仁慈,允许我们的在一代以内实现升级改造。虽然途径很少,只留下大脑这个器官,但至少存在。而悲哀的是:大脑的升级,几乎不可遗传。
所以,孔子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只能存在一个。
在对某一个观点没有深入的理解时候,一个人不可能理解从这个观点上生长出来的另一个观点。如果仅靠一个已经理解完ABC三个阶层,到了C阶层的k,来为处于A阶层的m解释B阶层的观点,因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在A阶层时被迷惑的原由,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实现的认知跃迁,很难刚好帮助这个m解开迷惑。
很多时候,懂与不懂,通与不通就是一瞬间的事,通了的人一旦越过去,就再也回不到被阻碍的时候。因为人的思维是流动的、是综合的、是交错的。
心理学上也初略统计出,人每天在脑子里会呈现出6万多个念头,除非刻意的记录,每个念头的产生和消失缘由,几乎不可能抓得住。况且,就算你刻意的记录,你也不可能预测你在什么时候能够悟通某一个道理。
为什么人的认知升级那么难,为什么要弄懂一个道理,一件事那么不容易?
因为写出来的、文字固化的道理就像是一张静态的照片,你不知道他是在哪种条件下闪现的,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产生,有什么目的。
但是我们使用它的时候,却需要它流动起来,需要弄清静态道理背后各种条件、各种限制,需要知道他的来龙去脉、秉性特质。
这就好比,只是让你看一个人的照片,你怎么可能知道照片里那个人的性格,他的爱恨喜恶?怎么可能知道如何与之相处?
父母师长——越过了某个层次的人,已经不知道自己当初愚昧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认知领域上的“饱汉不知饿汉饥”,是所有人的通病,也是有生物结构和数理逻辑基础的,跟任何个体无关。
但,我们的罪过在于,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问题,而只是高高在上,自以为凭着好心,就可以包容所有行为,就可以站在制高点上吆来喝去,一旦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自怨自艾,或暴跳如雷,或心酸流泪;一旦找不到问题症结,就用情绪解释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