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原理
权威心理是指人有强烈服从权威意愿的心理,就像对神的崇拜。
我们观察人类的组织形式就会发现,群居必有领袖,稳定必从权威。
我们从小就有这个动能,最早的权威是父母,到学校听老师,后来叛逆心理下,不把家长老师当权威了,又寻找新的权威,追偶像,粉网红,把他们当作权威。这是新时代的权威追逐现象。
最常见的还是生活中的权威象征,比如医生,教授,警察这些职业、头衔就是权威的标志。
今天介绍三种如何塑造权威的方法,用好之后你也可以制造出,在别人心中“神”的印象。
1、形象包装
书中介绍了人们在生活中,判断权威最常用的三个方式:身材,衣着,装饰。高大的个子,高端的服装,昂贵的饰品,新款的跑车等等,这些是高价值的潜在语言,和我们大脑中“高富帅”“暴发户”等词汇牢牢连结一起。当然现在有钱还不够,还得有品味。
我们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可以做到。与行业明星、大碗的合影,各种高级论坛酒会的照片等。之前的气功大师王林,也是一堆明星、官员、企业家的合影。俗语有云,扯虎皮做大旗,是非常有道理的。
其次就是各类头衔,专业的证书是必备的,即使自己真的有料,去拿一个行业认证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介白身,人家还得从头开始认识你,头衔就节省了这个成本。现在互联网的头衔是可以自创的,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比如你是个在家照顾小孩儿的年轻妈妈,会做饭,就可以标出一个“一年365天做饭不重样的妈妈”。这在美食烹饪领域也可以为你带来更多的流量。
2、话语体系
权威人士的话语和普通人的不一样的,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体验,比如你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出门跟人聊天,偶尔说一些“潜意识”“条件反射”“最小阻力原则”之类的术语,会让人觉得你在当下这群人中,在心理学领域是挺专业的。
我在看一个经济学的课,那个课的老师说怎么看外人懂经济学,就看他会不会用“租”这个经济学词汇。你看很多时候,某一个领域的专业术语,会让你的整个权威形象树立得更快。
当然,这背后是你确实在某个领域深扎功夫研究进去。专家型的权威影响力,本质就是对资讯的占有。
除了专业术语,还有专家的谈话方式,你可以看看综艺节目上那些嘉宾怎么说话的。比如《超级演说家》的乐嘉,聊天时怎么散发权威气场的?他会用一种坚定的眼神,缓慢流畅的语言,有时还有竖起来的食指,这些细微的动作让他在说话时,全场的目光是聚焦在身上,人们都安静地听他讲话。
3、找准定位
营销学的定位理论,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极为重要,大众注意力有限,各种商业和科技的力量,在互相争夺这些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大众心智中占有一个“关键词”,并经营好这个关键词,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护城河。
如何设计自己的关键词?首先找大众痛点,不管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还是从宗教的七宗罪五毒,找到人类的某个痛点,作为主攻方向,再结合自己的优势,对比目前市面上其他人的产品,找出细分点和差异化点,这是目前最主流的用法。
比如有个叫凯叔讲故事的公众号,它做的是亲子教育领域,这个领域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有做教育类玩具的,有搞课程的,有卖书的,也有讲故事的,这个公众号从讲故事的领域再细化,做睡前故事这一小领域,并建立自己的优势。最终做成一个品牌。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如何塑造权威,借助权威的影响力。从最外层的,形象包装,到内在的话语逻辑,再到战略层,定位理论,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在实战的时候,从最后的定位战略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