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伴君:分享《庄子》中我喜欢的一段文:
【摘自:庄子·田子方】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
孙叔敖曰:“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
【译文】
肩吾问孙叔敖说:“你三次出任令尹一职却没有感觉到荣耀,你三次被免职却没有半点忧虑。刚开始时我还怀疑你是装出来的,现在看你鼻息出气缓慢悠长的样子,果真不假,不知道你的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
孙叔敖说:“我哪里有过人之处啊!我只是认为这令尹一职,它来了你不能拒绝,它走了你不能阻止。我认为得与失并非由我所定,我所做的只是无忧无虑而已。我哪里有什么过人之处啊!而且不知道所谓的荣耀是在令尹一职上呢?还是在我身上呢?假如它在令尹一职上,那就与我没有关系;如果在我身上,那就与令尹一职没有关系。我正在心安理得地四处观望,悠闲而自在,哪里有时间去考虑人的尊贵与卑贱呢!”
书伴君:人在年少时,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跟自己有关系,仿佛连别人细微的情绪变化,语气的一点转变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认清自己对于别人而言,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如果真的算得上重要,那也只是因为有价值所在,能为别人提供利益而已,如果他人只是因为自己所在的职位、拥有的资源、能提供的利益而对自己好的话,那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书伴君:所以“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何乐之有?
书伴君:像在简书里面,如果你真的只是爱好写作,那你就安安静静地去写,不要去追求阅读量,因为阅读量跟给你点赞的人的权重有关系,如果你自己持钻高,自然给你点赞的人权重就高,你的文章热度就高,文章的阅读量就高,这与文章的质量关系不大,所以不用去纠结为什么有些人只写了一两句话获得无数人的点赞、文章收益也超高这个问题。
书伴君:当然,如果你持钻不高,也没有能力增持,文章也写得非常认真优秀,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获得较高的阅读量,简书也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那就是投稿给理事会或者是投稿给伯乐,稿件如果被采用了那是真的对你的文章的认可,除了能获得较高的阅读量,还能因为理事会或者伯乐和任掌门人的点赞而提高收益,尤其是后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