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霍氏一族的所作所为人所共知,也有人直接向汉宣帝上书反映,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并且上书汉宣帝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如此上书了三次,但奇怪的是汉宣帝知道了并未加采纳。
后来霍氏一族被汉宣帝全部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只有当初上书的徐福不在其中。有人就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这位客人便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要把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听了沉默了一会儿但没有理会。不久这人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起奋力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了。于是主人家杀牛摆酒对邻居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用杀牛摆酒,也不会发生火灾。如今论功请客酬谢,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功劳,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这就是曲突徙薪的由来。奏书接着写道,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现在事情已然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徐福曲突徙薪的远见。汉宣帝这才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
其实,综合汉宣帝政治能力,这样浅显的道理不可能不懂,但对霍氏一族的表现没有及时制止或惩戒的原因,应该有成心纵容的成份。《资治通鉴》记载,汉宣帝初即皇位时前往汉高祖庙祭拜,由大将军霍光同车陪乘,汉宣帝心中十分畏惧,有如芒刺在背,很不舒服。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同车陪乘,汉宣帝这才觉得轻松从容,十分安全亲近。等到霍光死后,其宗族最终遭到诛杀,所以民间传说,霍家的灾祸早在霍光陪同汉宣帝乘车时就已萌芽了。
帝王之心岂是下属能够轻易揣测,汉宣帝没有奖赏徐福自有他的心思,后来听到奏报改了主意也是有一番心思的。政治斗争本就没有对错,更不会讲什么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