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前半句出自山海经,后半句出自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后世民间也有王妄饲蛇,贪心丧命的传说。小时候听这个故事,总觉的那个叫王妄的人贪得无厌,死有余辜。甚至还会在心里同情那条可怜的蛇。虽不明白其中寓意,却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做贪心不足之人。
后来上学了,老师告诉我一个故事。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事。那时还在幼年,以为把自己放在那块田里,一定不会做出类似的蠢事。
可世事难料,年龄越大,各种诱惑纷纷而来,这样的选择就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蠢事做了一堆,却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再后来,成年立业,才发现生活艰难。身处无数贪欲之间,要找到一个拒绝的理由时,却找来了更多迎合的答案。
于是,贪欲慢慢的滋生,如同那一碗饭。吃了一碗想下一碗,那天断了,就会暴跳如雷。
某天看到一词,欲壑难平。看看注释之后,自己都释然了。这本为一贬义词,可竟然觉得是一褒义词。不为别的,就因这个词警戒作用和涵盖的范围是如此的准确,想必世间没有那个人能够逃得脱。
你不为钱财,可能会为了感情,要么为了权谋,或者其它。因为总有一个念头,勾引你,魅惑你,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回头之时才发现,原来踏出的第一步是如此的容易,而退回的半步却是那么的难。
这时,再想想幼年的故事,才觉得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多么的形象,多么的深刻。它把人性人的弱点全在一句话内囊括,可惜醒悟的人总是那么少。
如同那一只黄雀,只会盯着眼前的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