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书来说,副标题的概括比较准确。是关于“天文学”的“史”,而且是“话”说。
从天圆地方写起,简介了地心说、日心说、开普勒三定律、伽利略行星运动定律、牛顿力学定律、恒星视差、日地测距、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银河系观测、宇宙的膨胀、大爆炸理论、星际有机分子、类星体、脉冲星、暗物质、暗能量、宇宙的无限与粒子视界、宇宙的终极,与上述相关的故事。以及科学精神的特征。
书的定位有些拧巴。从框架上看,不太适合小盆友。大概初中以上才好理解和接受。从内容的深度看,又过于肤浅,都是浅尝辄止。汪老师坦诚地说,天文学的众多知识点他都是“蜻蜓点水”的略微讲讲。而且好些东西建议读者上网深入了解。其内容侧重“史”,而不是“理”。写作手法上个人发挥的空间较大,比较随性。因此,本书适用的读者群,应当是:青少年或成年、对天文史感兴趣、在天文学方面一窍不通的天文文盲。
作者也许懂些科学精神的要素,但行动起来真不怎么样。也许是本书篇幅有限,我没发现汪老师在任何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稍微复杂一点的理论他自己消化不了。在天文学方面十分业余。数学极差,四则运算都玩不转,令人不忍直视。居然能把角写反;能把两个点的标记漏掉;地球的曲率抄错;1角秒相当于多大算错;时速1000米的飞机飞4.3光年所需的时间算错;旅行者1号的飞行速度写错。文笔还行,但有不计其数的笔误。所以我真的没找到亮点。
人确实孰能无过,但汪老师您写的可是科普读物。科学允许存在误差和适用范围,允许理论的更新迭代。但没完没了的低级错误出现在这里似乎不太妥当。甚至在宣扬科学精神为何的时候,还出现了好些不恰当的表述。比如,汪老师用侵染性病害理论中的经典——科赫法则举例,说明科学思维中的因果逻辑。还写了这么一句:“当然某些人也可以气势汹汹地说一句:不要迷信西方人的法则。这是一个万能大棒,什么都可以打,但你倒是说说这个来自西方的科赫法则它哪里错了呢?”这句挑战式发问本身就非常不谨慎。因为科赫法则的逻辑虽然正确,但适用范围也同样有局限性。在某些现象面前根本不适用。可笑的不是这种问法,而是汪老师在抄科赫法则的时候又双叒叕抄错了。法则第三条原义是把纯培养的病原体接种给健康而敏感的宿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汪老师却写成了接种给动物,动物会出现与人同样的症状。就算对生物学一窍不通,也应当知道动物与人不一样。接给什么动物?蝗虫还是蚯蚓?植物界不适用科赫法则吗?初中的生物学知识已经足够发现这一致命错误了。
汪老师也提到了科学理论的特征之一:可重复性。也就是可重复验证的特征。但前文又言之凿凿的引用进化论,说人类、世界如何进化到今天。似乎进化论已经得到了物种跃迁的物证。一边对所谓“民科”嗤之以鼻,一边自己又把猜想当作定理。这样的科学观如何能自洽?
作为科普读物,本书不仅仅是内容过于肤浅,而且强行植入了一些个人色彩浓厚的不成熟观点。甚至有数量丰富、千奇百怪的错误。这种不严谨,对于一个非科学工作者都难以接受。
科学是有洁癖的,很难接受这种掺了水的东西。对不起汪老师。您的书,我都要加入黑名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