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成长型思维的老师,比名校名师更宝贵更有价值

成长型思维的老师,比名校名师更宝贵更有价值

作者: 陈法法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1:45 被阅读0次

    全文共:7964字 3图,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原文在2020年4月15日发表于个人公众号:K12学科运营,ID:chenfafa2017,我每周分享一些关于孩子教育,培训机构学科产品设计运营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丨你好呀,这是陈法法《K12学科运营系列》第04篇文章。

    上一篇文字,我们讨论了,优秀的中式教育比西方非精英阶层的教育更有优势。今天,我从家长的角度,谈谈给闺女选择校、老师的标准。

    99%的人认为:好学校,好老师,造就了好学生。所以,教育就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家长把所有积蓄拿去选个好学区房,家长不停地给孩子报班学习,送孩子进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最后,”起跑线“的战场甚至蔓延到备孕期。

    有个段子说,一个家长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1500够不够?另一个家长回答,在美国是够了,在海淀不够。

    听着很夸张是不是?我也这么认为。20天前,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写作群战友提交了一篇作业,标题叫《5岁的雨果子能跟9岁孩子同班学英文,因为启蒙时我做对了这一步》。事实让意识到,培养优秀孩子,资源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长自我教育水平与选择标准。

    文章目录:

    1、教育之路的3大坑

    2、教育之路的3刚需

    3、学区名校名师真相

    4、30天提升成绩秘诀

    5、看人做人万能钥匙

    教育之路3大坑

    教育路上有3个隐形大坑,坑里人头无数,基本上99%的人都在里面,可惜,大家并不认为自己在坑里,因为你放眼望过去——“大家不都这样吗?”

    第一个大坑,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起跑线这事儿,你一定听说过。可是,起跑线在哪?终点在哪?如何选择,如何判断输赢?

    一名合格的家长,不会简单粗暴地去抱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而是深入研究问题,寻找适合自身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从以终为始的角度,去拆解这个问题。

    上一篇文章提到,大学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终身学习才是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人要走的路。但,因为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即便生产力发展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最多只能消除物质资源的稀缺,永远消除不了心理资源的稀缺。道理很简单,人人家里都有矿,有鱼塘,但”首富“永远只有一个。人们争夺的不仅是物质资源,更是作为资源的人——生态位排序越靠前,能调动的资源越多。想象一下,你不差钱,但以你全球财富排名第60亿以后的位置,在市场上能有什么竞争力?

    同样的道理,高考最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人生关键节点的排位。换句话说,一个人优不优秀,取决于他在社会群体排序中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今中外,孩子的起跑线从祖宗三代就开始了,终点却都一样——生命结束。

    孩子确实有起跑线,但终点一样。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打败谁,而是其他人跑着跑着就进了别的赛道,甚至跑丢了。破局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有多少钱,办多大事。更重要的是,表面上看有财力、社会身份、学区房、名牌学校等资源积累的巨大差异,实际上人人平等,都有一个最稀缺最宝贵却最不当回事的资源——时间。

    第二个大坑,“甩锅给标准化教育”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从孔子或雅典学园时代的”因材施教“,到现代专才和通才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什么永远没有完美的标准答案。

    所有人都知道”因材施教“,你想做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反观现在的教育,我们国家人口远超古人想象的极限,只能不管你是谁,所有课你都得学,最后通过高考总分来筛选人才。除非,你能找到更公平、更高效的教育方法。

    现代的学校本质上是工厂。因为工业革命兴起,工厂流水线的出现,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让我们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里解放出来,每个人都有了去追求”诗和远方“的机会。教育行业也发现,流水线、标准化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教育成本,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然而,现代标准化教育的弊端也很明显,因为人不是“标准化产品”。有的人可能有阅读障碍,无法通过看书学习;有的人可能有注意力紊乱障碍,无法通过课堂学习;有的人可能是自学型,老师教完,必须自己复习,做笔记,大量刻意练习才能掌握……

    所以,优秀家长的做法是:第一步,正确认识标准化教育的优缺点;第二步,搞清楚适合孩子的学习与教育模式是什么;第三步,根据自身条件与孩子发展阶段,提供适合的解决办法。

    第三个大坑,“以清北青藤名校为终极目标”

    从小学到大学,无数人会告诉你,教育你,幼儿园没选好,就上不了好小学,将来更考不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一步错步步错,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小被家长灌输:你必须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你的目标就是:考试取得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不可否认的现实是,201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突破1000万。

    全国排名前6%,你的孩子才有机会考上一本,

    全国排名前2.41%,你的孩子才有机会考上211院校,

    全国排名前0.79%,你的孩子才有机会考上985院校,

    全国排名前0.003%,你的孩子才有机会考上清华北大。

    于是,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威胁“每一位家长、孩子、老师、学校……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在人群中扩散、传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一生——无关国界,无关种族,无关文化,无关阶层。长大后,这种“学校教育”成功帮我们养成了习惯性愤怒,习惯性焦虑,习惯性迷惘,然后再传染给下一代。

    可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变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吗?那些学校里没有的知识怎么办?

    教育之路3刚需

    说到学校教育,所有人最关心的必然是:学区房、好学校、好老师。

    先来说说学区房。学区房=居住价值+房屋学位价值。一套房子和周边教育资源相联,业主子女可根据区域政策入读规定的学校,这叫“学位”。因此,越好的教育资源对应的“学位”越值钱。小学、中学段学区房溢价最高,全国、全世界都一样。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好的学区房一般也有10%——20%的溢价。当然,政策变动风险是你必须权衡的,比如,最近部分城市实施幼升小、小升初“公民同招、100%电脑摇号”。

    再来说说好学校。有句话说得好,“想了解一个人,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看他的朋友圈”。朋友圈代表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价值观,更代表他可能被反向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学校就是人人必经、必有的朋友圈。比如,科学家杨振宁身在物质条件极差却群英荟萃、大佬云集的西南联大。再比如,大家选学校,其实更看重校风、班风,甚至是同班孩子的家庭背景。当然,这里的选择标准就是量体裁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高低好坏,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说说好老师。好老师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现实是好老师精力也有限。一位老师面对40个以上的孩子,你不能要求他对你的孩子量身定制符合刻意练习的教育方案。因为,这样不现实,也对其他孩子不公平。而且,一个班级里学生水平一定是高低不齐的,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提高全班平均分,最关注的是水平差的学生。很显然,让一个学生从60分提高到80分,花费的代价要比95分提高到100分更低,效果更明显。

    为什么连孟子的母亲也要选“学区房”?

    为什么学校教育经历了广播、电视、互联网在线、双师等模式,打破了名师、课程内容、金钱、时间,甚至国界的困局,却始终无法取代线下面授?

    为什么课外辅导班多如牛毛,民办、国际学校越来越受追捧,家长一边抱怨,一边却交钱比谁都快?

    答案很简单:

    首先,学区房代表的是优质社交圈子,教育圈子。

    其次,好学校好老师的本质是提供一个强制和约束的环境,安排学习内容、监督学习进度、考核学习水平、交流学习心得(优质同学圈)。

    最后,你还得给孩子加餐,消除标准化教育弊端带来的影响。

    好学生造就好老师

    绝大多数家长忙于事业,会想:哎呀,搞个好的学区房,找个好学校,把孩子往学校一送,交给老师就好了,我们就可以省心了。事实上,把孩子塞给学校和老师不管了,家长确实省心。但不等孩子上大学,你就得加倍还回来。而且,孩子还可能出大问题。

    这部分家长,你可能高估了学校、老师对学习的直接作用。事实上,恰恰相反,好学校、好老师固然重要,更重要、更深层的原因是高素质家长,优秀学生反向成就了好学校、好老师。

    上一篇文字《优秀的中式教育方法,比美国非精英阶层教育更有优势》中提到一个项目:“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PISA项目的核心目的不是给各国教育水平排名,而是教育研究。

    PISA项目除了考试之外,还有一套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等,目的是寻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之间的关系。它的最高目标是想知道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到底怎样才能培养更好的学生。PISA项目提供了一个定性、定量的大样本数据库,研究者可以直接调用这些数据。

    通常来说,好学生应该热爱学校。你每天元气满满的上学,对老师的话奉若圣旨,深信知识改变命运,坚信高考能金榜题名,你的学习成绩就应该非常好。差生在学校遇到太多挫折,也许他对学校的印象不太好。

    事实却并非如此。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第一季2017年3月21日发布的文章《有关学校教育的大实话》中提到一个人,叫李知炫(Jihyun Lee)。她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教育学院的副教授,在Aeon 上发布了一个研究结果,文章标题是“为什么最成功的学生对学校没有热情”( Why the most successful students have no passion for school )。

    李知炫统计分析的研究结果是,72个国家和地区的(15岁的中学生相当于国内初三或高一)学生的考试成绩,跟学生对学校的态度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好学生认为学校作用很小,甚至有些浪费时间,但他们的成绩一直很好;

    很多差生认为学校很有用,充满感恩之情,但他们的成绩始终很差。

    不论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怎样,是男生还是女生,生活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个结论都成立。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与他的学习成绩无关。

    那什么跟学习成绩有关呢?

    李知炫调用2015年的PISA数据分析发现: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对成绩影响最大。对自己能力评估是否准确,焦虑感调节,喜不喜欢学习过程,这3个因素对学习成绩有直接且明显的影响。

    当然,这个研究考察的只是学生对学校的主观印象。也许学校事实上有作用,但学生以为学校不起作用。无论如何,学生对学校的主观印象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值得所有人反思。

    30天提升成绩秘诀

    2019年8月,世界顶级学术周刊《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美国9年级(我国初三)学生的研究结果:

    30天《成长型思维:神经学原理与实战案例》在线课,显著提高65所公立高中,12490名9年级学生的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科学成绩,增强挑战困难的信心。

    研究人员通过训练一个成年人(非教师)教学技巧,然后给9年级学生讲8个课时的成长型思维的神经学原理与实战案例。再然后,把这个课程精简成1小时在线课,提升实验覆盖规模,进而验证方法的科学性。

    这个在线课的教学目标是传递一个9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隐喻:大脑跟健身能锻炼肌肉一样,刻意练习能够低成本高效提升成绩,尤其是天资一般的学生。

    更重要,更底层的逻辑是改变青少年的观念,所谓的智商、智力、聪明不是天生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能够像锻炼肌肉一样通过刻意练习一点点增强的。

    有研究表明:小学初中学习任务相对简单,容易取得好成绩,但底子不好的学生到高中极容易从天上掉到地下,然后辍学。20%高中辍学的人,不仅穷,还多病,且死得早。过去积累的问题,造成年后的习惯性愤怒,习惯性焦虑,习惯性迷惘。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也说:做好小学中学教育是对未来身心健康最好的投资。

    其实,这并不是全世界科学家、教育家第一次得出这个结论,而是早已有无数次同类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不过,绝大多数人把它当做心灵鸡汤。

    看人做人万能钥匙

    PISA项目2018的另一项研究结果也很有意思:中国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名列世界第一。

    上一篇文字提到,之前只是上海学生连续多年获得第一。2018年的结果说明,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各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我们就能越做越好,不比总人口只有500万的芬兰差。但是,PISA报告也反映出中国学生的另一面问题:成长型思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50%的中国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全球排名第37位。低于全球平均值60%,更远低于德国、英国、美国、日本。

    ”表扬过程,不表扬结果“,”静待花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塑造品格”等明显比过去”棍棒式“”恐吓式“”唯成绩论“”机械重复“等教育观点更先进,更科学。事实上,这些都是表象,是结果,并不是改变一个人的科学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无数家长说”早知道,当年就多学点“,实际上却是把自己在教育路上的遗憾与目标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完成家长的梦想,把希望与责任甩给学校,而不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原因非常简单,家长本身就吃不了学习的苦,所以无法说服孩子多学点。

    凡是告诉你”学习使人快乐的人,120%是耍流氓“。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改变,而改变又不是一次性的,所以,你必须终身学习,这就是一件很艰难,很痛苦,极其反人性的事。除了极少数拥有自律能力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约束甚至强制,才能完成学习。所谓的自律,本质上也只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替代学习的痛苦。

    90%的人能吃任何身体上的苦,就是吃不了改变带来的精神痛苦。读书的时候,班里成绩一般的同学,论勤奋、论努力、论态度,丝毫不比好学生差呀。长大后,网传的万达王健林、马云的日程清单,网友纷纷感慨,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可是,农民工、快递小哥、办公室白领、老板论勤奋论努力论吃苦,丝毫不比王健林、马云差呀。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榜样故事,老师、同学、家人、社会,一遍又一遍教育我们每一个人。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为啥很多人就没听到、做到呢?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我证明型的(Be Good Type),

    一种是成长型的(Be Better Type)。

    这两种人的核心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时候,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自我证明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自我表现的看法,目的是证明自己是对的。

    成长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有无进步,不在意外界对自我表现的看法,目的是提升能力。

    自我证明型的人,极其在意自己当时当刻的表现,面对挑战时,”感觉有可能做不好,会证明他不行,会丢人“,就直接不做。

    成长型的人,通常并不在意外界对他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做得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喜欢挑战,懂得如何利用压力,更深知积累的好处。

    自我证明型的人,认为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你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你能力不够,所以就算努力,他们也是偷偷努力;而成长型的人,以努力为荣,因为他们认为努力是激发能力的手段。

    显而易见,成长型的人成长空间更大,成长率更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者对无数根深蒂固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认知:

    自我证明型的人更倾向于相信智商是固定的;

    自我证明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与努力相比天份更重要;

    自我证明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命运多少是已经安排好的;

    自我证明型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对他本人的攻击与负面评价;

    自我证明型的人更容易把别人的成功,看做是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做到了而自己没做到,这就是证明自己不行;

    自我证明型的人更容易有完美主义倾向,缺乏安全感,关注的焦点永远是”如何维护我很强“……

    自我证明型、成长型,这两个概念来自于一本书,《成功,动机与目标》(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广告

    成功,动机与目标

    作者:[美]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京东 

    另外,还有一本书也阐述的类似的逻辑,叫《终身成长》(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累计印量180万册,比尔·盖茨撰文推荐,影响美国校园教育的创新理念。

    广告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作者:[美]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

    京东 

    Halvorson 博士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小调查文件,用来让读者自行判断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人:(你找一张纸或记录的东西,认真地问自己以下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每一个问题打分并记录下来。)

    一点都不同意,1分,非常正确,6分。

    1.功课或者工作比同学、同事做的更好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2.我喜欢能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朋友,尽管有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信息。

    3.我常常寻找开发新技能、汲取新知识的机会。

    4.我很在乎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

    5.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能力对我来说很重要。

    6.我努力和朋友及熟人保持开诚布公的关系。

    7.我努力在学校或者工作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8.当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我很在意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

    9.当我知道别人喜欢我时,自我感觉会很好。

    10.我试图比同学或同事更出色。

    11.我喜欢别人挑战我,从而使我成长。

    12.在上学或上班时,我注重施展我的本领。

    《成功,动机与目标》

    现在,请把第1、4、5、8、9、10、12题的得分相加之后除以7,记为 X。

    再把第2、3、6、7、11题的得分相加之后除以5,记为Y。

    最终,你的得分中,X 和 Y 哪个数值更大呢?

    X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自我证明导向”(Be-Good Type);

    Y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成长导向”(Be-Better Type)。

    《成功,动机与目标》

    每个人都很想知道其他人的测试结果,可惜他们不见得跟你说实话(欢迎留言交流讨论)。但是,你有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判断一个人的X值是否过高?

    你只要看他是否害怕被他人嘲弄?

    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么此人的 X 值会很高,Y 值会相对低。这类人的典型特征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真正可怕的是,他们不接受一点负反馈,不在意对错,只在意胜负,很难进步。

    仅仅是转换一下关注的焦点,就开启了走向不一样道路的大门,有这么简单的好事吗?事实上,就是这么简单!(换位观察-换位体验-换位思考-换位决策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思考工具)

    不论家长,还是孩子,甚至任何人进步都很简单啊:

    不断清理自己脑子里的每一个概念(词语),搞清每一个概念的来源,扔到过时的、废弃的、不科学的概念,持续不断吸收新的、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然后通过应用、总结、反思,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当然啦,看到这里有很多人会想,你不就是在灌鸡汤么?嗯,我认可这个观点,但我也认为这样的人不是我想吸引的读者,对不起打扰了,请取关。)

    小结一下:好学区房,好学校,好老师,永远是刚需,永远是稀缺资源,但很容易通过市场价格,在校学生成绩,毕业去向等量化数据来判断,也很容易通过有多少钱办多大事来选择。小初高成绩反向塑造的思维模式,决定成年人能力的天壤之别,甚至下一代人的命运。

    事实上,写到这里,我收获的不仅是给闺女选择校、老师的标准,更是认识到比较与竞争是古今中外的常态但不是拉开差距的原因。教育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所以,该焦虑就焦虑,该努力就努力。

    人人都有机会遇到,有实力选择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校、老师。更重要的是,你先成为一个成长型的家长,与孩子、学校、老师一起不断进化。

    最后,真诚推荐改变我命运,重塑三观的2本书:

    广告

    李笑来教你运用心智 获得解放:把时间当作朋友+财富自由之路(套装共2册)

    作者:李笑来

    京东 

    参考资料与推荐阅读

    5岁的雨果子能跟9岁孩子同班学英文,因为启蒙时我做对了这一步。—007战友

    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的宿命:30万学费也无法安放的焦虑—海淀&顺义妈妈

    前途未卜的学区房: 我花了上千万,却无法安放孩子的未来—海淀&顺义妈妈

    28年追踪13个孩子,结果扎心了: 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平凡—海淀&顺义妈妈

    《17丨花高价买学区房,到底值不值》——年度得到·香帅中国财富25讲

    《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

    《人生七年》原名《7 Up》,英国BBC记录片,1964年首拍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4.1万赞,2000万浏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62321

    《究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6000赞,2000万浏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1547749

    《A national experiment reveals where a growth mindset improves achievement》( 全国性实验揭示:成长型思维如提高成就)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466-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型思维的老师,比名校名师更宝贵更有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aq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