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魏博洹侯
声明:《映月阑心》由魏博洹侯原创
文章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版权保护。
本文相关情节取自魏博洹侯小说《唐末五代》章节之中,独立成册编纂而成。
《映月阑心 第三卷 西京》创作于2021年1月1日
邓元起继续道:“此时你知晓诸葛武侯为何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了吧?”
道宗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来:西川之患在于诸戎、夷越,安抚好两地,严守剑门险要,就可固守西川。西川乃天府之国,荆州乃兵源之地,刘备坐拥两州,三峡犹如内河,川中粮秣顺流直下源源不断供给荆州,到时东联孙吴,兵锋直指宛、洛、两淮,魏军两线作战,用不了几年就会耗尽国力,分崩离析。
道宗越是思量,越觉得诸葛亮雄才大略,若不是刘备等人不知韬略,急功近利,焉能精锐尽失,丢弃荆州?
道宗唏嘘叹息道:“诸葛武侯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真奇才也,可惜所遇非人!”
邓元起捻须道:“武侯曾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所能逆睹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大勇也!”
道宗一时气豪道:“诸葛武侯一介文弱书生,扫尽天下多少英雄?”
邓元起意味深长看了道宗一眼道:“你要学他!逆境之时多想想该做些什么,勿要顾盼自怜,牢骚满腹,离心也就近了!”
道宗想着这些时日思念玲珑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每至深夜,常出舱观月,颇有些顾盼自怜,心中警醒道:“弟子知错了!”
邓元起叹息一声道:“这就为何不让你强行出关的原因!”
“运丹出关真的能看见魔象么?”
“听过萧洞玄的故事么?”
道宗摇摇头道:“不曾听闻!”
邓元起见江风刮的猛烈,掀帘入舱道:“进舱说话!”
道宗进入舱中,将茶水倒入邓元起杯盏之中,道:“师父请用茶!”
邓元起抿了一口茶汤道:“那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大唐贞元年间!”
“德宗朝时期的事?”
邓元起点点头道:“王屋山都灵观道士萧洞玄,立志修习丹道,苦修数年后一无所获。一日,偶遇真人传授九转大还金丹之秘诀,真人临行前嘱咐道:‘丹道之术已尽传你知,修炼之时须邀上一位同道中人,你与他互为表里,才能功成,勿要再去求取旁门左道!’萧洞玄听后,立定坚心,周游天下访求同道之人。”
道宗问道:“修炼之时,须两人同修么?”
“同修之人,可阻挡心魔!”
“心魔?”
“玲珑就是你的心魔!”
“玲珑会妨碍我修行么?”
“会也不会!”
“唔?”
“她在你心中化作魔,就会!这就为何不让你强行出关的原因!!”
“何时才能出关?”
“何时忘了她,就能出关了!”
“我怎生忘得了她?”
道宗话语出口,船舱之中顿现寂静,道宗思忖道:“若能找到同道中人帮着自己阻挡心魔,不就能内守丹田,运气出关了么?”一念至此,问道:“萧洞玄此后找到同道中人了么?”
邓元起摩挲着茶盏陷入沉思之中,良久之后方道:“他自浙东抵扬州,维舟于逆旅之中,其时舳舻万艘争相渡过堰口...... ”
道宗想起去扬州时,堰闸开启,百舸争流,众船相互倾轧争相入江,其场面极为壮观。
“一人推搡其它船只时,折断右臂,观者为之寒栗,此人却面不改色,亦无呻吟之声,缓缓进入船中,饮食自若。洞玄见之窃喜道:‘天佑我访到同道中人!’入船中,问其姓名,那人道:‘终无为’。”
“终无为?最终无能为也?”
邓元起点点头,抿了一口茶汤道:“洞玄将修道之事告知无为,无为听后欣然答允。至王屋山,洞玄出秘诀示之,二人相互揣摩,二三年间,修行备至。萧洞玄对终无为说:‘今晚是修炼的关键时刻,我作法护持,君谨守丹灶,至五更时不发一言,我与你携手飞升,成就仙道也!’”
道宗想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来,也不插言,只是静听师父叙说。
“无为道:‘我虽无他术,至于忍断不言,君所知也!’“此后设坛场,焚金炉,饰丹灶,洞玄绕坛行道步虚,无为于药灶前端拱而坐,发誓至死不言。一更后,忽见两道士从天而降,说道:‘上天派我等前来问你,想得道成仙吗?’无为不应。须臾,又见群仙,自称王乔、安期,来到无为近前道:‘适才上天派真人问你话,为何不言?’无为亦不言。 ”
道宗思忖道:“此人倒是心念坚定。昆仑奴与他倒有几分相似,炼丹时,不妨邀他同修!”一念既定,心中阴霾顿开,不再以心魔为虑。
“片刻之后,一容华端丽,音韵幽闲的妙龄少女,前来调戏无为,无为亦不顾。俄然有虎狼猛兽十余种类,哮叫腾掷,张口向无为,无为亦不动。须臾后,其祖考父母亡逝眷属前来道:“你见我等,也不肯言么?”无为涕泪交下,终不发一言。其后一身长三丈,目如电谥,口赤如血,朱发植竿,锯牙钩爪的夜叉直冲无为,无为亦不为所动。”
道宗心中赞道:“此人好定力!”
“夜叉去后,忽见一黄衫判官携着黑白无常前来对无为说道:‘你死期到了,不想死的话,说明缘由,我等就放你归家!’无为亦不言。黄衫人随即叱黑白无常将其拽去,无为不得已而随之。 ”
“这世间真有黑白无常么?”道宗问。
邓元起捧着茶盏道:“你心中有,就有。你心中没有,就没有。”
道宗虚坐躬身道:“弟子明白了!”
邓元起继续道:“至地府之中,平等王厉声道:‘你本不该来此,若能自辩委屈,可放你归!’无为闭目不对。平等王心下恼怒说道:‘带他下去,遍观地府万状千名之凄惨苦楚后,再带他上殿!’无为遍观地狱受罪之人,经历凄惨痛苦之状,还是不发一言。黄衫判官无奈,只好又将他带回大殿。平等王冷言道:‘你若再不言语,就将你投入无尽地狱中受苦。’无为心虽恐惧,始终不发一言。”
道宗心中思忖道:“此人历经地狱之苦而不发一言,真乃心志坚贞之人也!”
“平等王见他不为所动,怒视黄衫判官道:“将他投生别处,勿要将他放归本处!”终无为由黄衫判官带下殿来,正不知去何处时,忽觉身体一沉,掉入杳冥混沌之中,正自心智迷离之时,忽觉眼前一亮,他已托生于长安富贵王氏之家。”
道宗想起与王氏女的婚约来,心中感慨万千。
“终无为初在母胎之时,犹记得此前发下的誓言。出生之后,相貌具足,唯独不发一言,不啼一声。待至满月,其家大会宾客,广张声乐,乳母将其抱出,众亲戚争相怜爱抚抱他,其父母道:‘我儿他日必为贵人,今日给他起个乳名,唤作贵郎如何?’”
道宗暗道:“玲珑若能投胎转世脱离幽冥苦厄该有多好!”
邓元起哪知他得心事,将茶盏放在桌案上道:“无为日渐长大,十分聪慧,只是不会说话。三岁时学会行走,五六岁时,虽不言语,举止颇为高雅。十岁操笔即成文章,动静嬉游,必盈纸墨。及至弱冠,已是仪表堂堂,举止雍雍,可为人表。因为不会言语,始终不肯入仕。好在其家富比王侯,金玉满堂,婢妾歌钟,极尽奢华。”
道宗想到自己家,亦如王家人这般富比王侯,金玉满堂,极尽奢华,可惜玲珑早早去了!
“无为年二十六时,父母为其娶妻,妻亦豪家,生就的绝代姿容、国色天香 。无为不为美色所动,不务房室欢愉之乐。一年后,其妻生一子,端敏惠黠,无与伦比,无为自是疼爱有加,超越常情。一日平明,妻与他在春庭当院与儿子玩耍,庭中有盘石,可坐十人。妻抱子上盘石,谓无为道:“君与我恩爱甚深。今日若不为我发一言,当扑杀此儿也!”说着,作势欲摔儿子。 ”
道宗“啊”的一声,惊呼道:“这女子好狠心!”
邓元起见他动心,叹息一声道:“无为欲夺儿子,谁知其妻不待他近身,狠心将儿子摔至盘石之上,眼见着儿子脑浆迸裂,气绝身亡,无为痛惜抚膺,不觉失声痛哭。”
“他出声了?”道宗急声道。
“是!出声那一刻,丹灶崩裂,金丹走失。”
“就这么功败垂成了?”
“是!修道艰辛一至于斯!”
“二人后来修成仙体了么?”
邓元起惆怅道:“听说二人苦心修行,至于是否修成仙体,我亦不晓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