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从墨子看理想人文情怀
(15)《墨子·所染、修身》:志为智之本,信为行之本,君子不可不

(15)《墨子·所染、修身》:志为智之本,信为行之本,君子不可不

作者: 阳明悟行学宫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10:15 被阅读0次

所染

墨子与很多先贤一样,非常强调人才对治国的作用,但对人才所发挥的作用上,墨子的看法又有与众不同之处。在《所染》篇中,墨子先见染丝者“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此想到了“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之后分别列举了舜、禹、商汤王、周武王几位明君,以及夏桀、殷纣、周厉王、周幽王几个昏君的例子,论述了明君任用贤臣,君臣之间相互影响,国君因此能够治国有道,国泰民安;而昏暴之君用佞(nìng)臣,结果君王之恶愈彰,导致身死国灭的道理。

通过正反对比,墨子得出结论:“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也就是说,大凡国君之所以能安邦定国,原因就在于行事合理,而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当。

修身

《墨子·修身》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未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意思是说意志不坚强的人,他的智慧就不能充分发挥;讲话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动也难有结果;拥有财富而不能与别人分享,不值得与他交朋友。

不信守原则,不遵守正道,不明辨是非,不值得与他交游。墨子的这几句话很有意思,实际上也是他对为人之本的理解——“志”是“智”之本,“信”是“行”之本。人人都向往智慧,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真正的大智慧往往来自于高远的志向、坚强的意志。

《墨子·修身》云:“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意思是说智慧之人内心明辨而不繁言夸耀,勤奋努力而不居功自傲,因此名誉扬于天下。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所以既无智慧又不能审查,加上自身又懒惰,则必背离正道而行了。

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审辩就不能树立,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图利为重,忽视立名,而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还不曾有过。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15)《墨子·所染、修身》:志为智之本,信为行之本,君子不可不

    所染 墨子与很多先贤一样,非常强调人才对治国的作用,但对人才所发挥的作用上,墨子的看法又有与众不同之处。在《所染》...

  • 儒家思想篇五

    信 《墨子·修身》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句话可解释为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也不通达,言语不诚实的人,...

  • 《本箴》---溯源万事之根本

    原文:孝弟为立身之本。忠恕为存心之本。立志为进修之本。读书为起家之本。严肃为正家之本。勤俭为保家之本。寡欲为养身之...

  • 小石头读小古文《诸子名篇》16

    墨子.修身 (节选) 志不强者智不达;严不信者行不果。 注释: 志:意志。 达:...

  • 诚信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为立身之本、立业之本、立政之本、立国之本。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行政管...

  • 读书笔记|113《菜根谭》:名为招祸本,欲乃散志媒

    原文: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 《菜根谭》读后感之修省(十二)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遭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钟和鼓...

  • 持志

    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释义:虔诚的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 昨晚读...

  • 君子之本

    读懂“君子”这个词似乎就在最近,一天早晨醒来,头脑里冒出一系列问题,《劝学》篇中鼓励人学习什么?想要人成就什么?是...

  • 陶行知教育 打卡136天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墨子·所染、修身》:志为智之本,信为行之本,君子不可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eh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