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太子,皇位的最大可能的继承者,可是太子这个位置不好过。那些失败的太子又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经验?
为什么太子不离开京城?这点要介绍扶苏,扶苏之死是大秦帝国的惨剧,原因在于始皇帝的突然死亡带来的问题,其实始皇帝的继承人更加倾向于扶苏,始皇帝给扶苏的不光是一个大秦的北方军团,蒙大将军与上卿蒙毅,还有一个身份,始皇帝没有封后包括追封,意味着始皇帝没有嫡子,而长子扶苏就是第一继承人,这也就是胡亥继位之后杀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原因。如果始皇帝决心立胡亥为太子,在贬扶苏的同时,应该追封胡亥的生母,召回蒙恬,降低蒙毅的官位,而不是什么都不做。同时皇帝如果死在咸阳,咸阳的官员是会选择扶苏还是胡亥?可惜皇帝死后身边的都是与扶苏利益冲突之人,李斯害怕大秦传统——一任秦王一代大良造(或者丞相),赵高则担心扶苏继位之后失去的不光是权势,还有生命。而之后的中国,太子一般不出京师,皇帝出巡与御驾亲征,太子也有机会监国一下。
一山不容二虎,而山中不只有老虎,还有其他动物,虽然老虎的实力最强,但是单凭老虎的力量是不足以统治山的,他必须借助一些其他的小动物。而朝堂上支持太子(新老虎)通常是一些没有得到陛下(老老虎)信任的人,而太子很多时候是嫡子,这样外戚也会支持太子。我们来讲一个具体的例子,巫蛊之乱,从后面的情况来看,太子就算被江充带去见汉武帝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处罚,最多就是面壁一两年,卫家,霍家,嫡长子的合法继承身份,朝臣们的支持,刘姓诸侯的支持,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政治势力,想动这股势力,汉武帝不死也是半死,可是太子用最激烈的方式反抗,最终变成了一个烂摊子,汉武帝最不想的事情都发生了,太子死了,一大群人被牵连,还有官员的中立选择表示着皇帝对朝局的控制减弱到了一定的程度。主要矛盾是皇帝与太子的沟通不畅,江充是代表汉武帝,太子认为汉武帝是想对自己动手了,因为如果只是案子,没有必要加上那么多的人,而为什么有蛊气遮住了汉武帝的眼睛与耳朵?是皇帝觉得自己对朝局的控制力发生了变化。汉武帝为什么选择最小的儿子?那是因为他觉得太子长大了,估计又会一场巫蛊之乱,等自己快死了,又发现太子的势力太弱小,主少臣强,周公推背图啊。
那么太子与父皇的交流没有问题?那么皇位是否就一定是太子的,答案是也有例外,而这个例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的皇位本来不属于他,而是他的哥哥。事实上李建成与李渊的矛盾很少,不存在李渊想废太子,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最后反击,因为李世民所依靠的逆天军功带来的威望随着时间慢慢的减弱,而太子的嫡长子(正统继承人)带来的优势却没有随着时间减弱。再加上齐王李元吉领自己的部下去征战,一是要闲置自己,在外的秦王就是一只老虎,在京城的秦王就是一只没牙的老虎,第二是大唐已经有了秦王军神,如果加一个齐王小军神,秦王就不会那么耀眼了,第三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勣是中立的态度,而愿意跟自己都是自己的部下,如果这些人在齐王手下打过仗,立过功,他们还愿意跟随自己吗?
当然你是太子之后,不光要注意能力强的兄弟,还要注意隐藏的皇位竞争者,比如康熙最后的太子,不光要与自己的大哥争,还要自己的弟弟争,甚至自己手下的四弟也渴望皇位。太子这个位置交接大臣,忤逆皇帝,皇帝老爸不高兴;不与皇帝老爸交流,容易闹矛盾,容易父子反目;有耀眼的兄弟远离京城,放心了,可是后面这兄弟太强,强的打下了半个中国,最后太子被兄弟射杀。太子也要防着自己手下的亲兄弟。太子在很多时候能够顺利继位的,但是如果不注意上述的问题,太子之位也不会长久。
我是香酥辣,欢迎加入QQ群:110851018,我们一起讨论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