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能有几度春?岁月无情催人老,英雄会白头,美人会迟暮。可是总有一些人,似乎能躲过岁月的刻薄,被时光温柔以待。比如董卿。人们常说,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之后的容貌是自己修来的。从小父亲便要求董卿抄写背诵古诗古文,慢慢养成了深入骨髓的读书习惯。她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都不洗澡那样难受。”无论工作多繁忙,董卿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读书,直至今日亦然如此。诗书的浸染,远离功名利禄的斗争,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张扬,却见之忘俗;不耀目,却直抵人心,董卿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着优雅的光芒。
董卿连续主持十三年春晚,我们都老了,董卿却依然美丽如故。离开春晚,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里更加光芒万丈,美得端庄大气,温婉动人。《中国诗词大会》上,张口就半个盛唐的董卿惊才绝艳。专家讨论李贺的诗,抛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董卿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紧接着又来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有位选手的父亲是盲人,但一直保持阅读盲文书的习惯,还口口相传教他诗歌,董卿动情地念出:“上帝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有位选手遗憾离场,董卿以陆游的一句诗作鼓励:“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有一对父女在节目中以诗词创作歌曲,董卿被时光交错的父女情所感动,吟出叶赛宁的《我记得》:“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董卿的身上气质美如兰,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饱读诗书的底气。连一向嘴上不饶人的金星都不禁赞叹:“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事业巅峰时期,董卿抽身而退,放下一切名利赴美国留学进修;2018年,董卿抛去一身荣耀告别春晚。她说:“干这一行这么久了,真的明白了,有些东西是虚的,有些东西是实的,永远不要让虚的东西,压住了实的东西。”当今社会太浮躁,娱乐节目充斥荧屏,董卿想做一档让人们能够安静下来看的节目,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这档节目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朗读者》。董卿曾以为,《朗读者》可能会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会在黑暗中行走,但没想到,一出家门就看到了满天星光,获得一致好评。有人说:“感受到快要被自己忘记的语文素养在慢慢回归”,有人说:“《朗读者》让人沉静,给人反思,触人心怀;笑之坦然,动之心肺,流泪不伤。”不忘初心,方能找对人生的方向,抵达自己的初衷。
岁月未曾饶过任何人,再美的皮囊都只是短暂的。但是,美丽的灵魂能穿透时间的沧桑,在岁月中永不褪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