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与导行——读《中国文化课》有感
多年以前,读一位好友的文字:“我深爱他,好多好多年。”一句话就让我凭借多年的了解武断地预测了下文的内容——肯定是又要讲述她深爱的学识渊博、温文尔雅的博士老公了。
她接着写到:他予我有着神奇的力量,在狂躁时轻抚我的心,让我吐尽胸中浊气。在低落时拉住我的手,带我走到阳光温柔处......你看,有痴情有温情,狗粮一地。
没想到后面话锋一转,她说:有时想离他更近,会在百度中输入他的名字——余秋雨。
她的近乎夸张的示爱,引发了我的好奇,我也在百度中输入搜索,然后就有机会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还在单位就此书给大家做过读书分享。
近日,老公推荐我读《中国文化课》。那是我们在一起逛书店时一起敲定的为数不多的共读书目,因为它是余秋雨先生的作品。
对于这本书,我努力按照先生的指引,从头读起。大概因为心里毛躁,总觉得虽近期末,但是还有比读书更为紧迫更为现实的工作,总想用更为繁忙的工作状态来掩盖自己已然毛躁的心理,所以读书难以为继。
昨晚老公极力推荐读一下第三部分,也就那么粗略一读,我又喜欢上了这本书。在不断回读、品咂语言的同时,好像也发现了此书与《文化苦旅》的异同点:所同之处在于虽然作者在开篇已经考虑到介绍内容的复杂性,受众群体的普及性,文章的架构具有一定程度的逻辑渐近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作为一个初读和外行凑热闹的人来读,有点如同村上春树的小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观园,从任何一处都可以进入,或许一句,或许一段,或许一个观点,都能给你一些启示。不同之处大概是语言,较之《文化苦旅》,我感觉文章洗练,有所留白。不过这仅仅是自己的初读感受。
文化人当然愿意别人夸自己有文化,但文化并不是文化人自诩的多读了点书,多沉淀了些知识,有了一些别人夸赞的修养和气质。余秋雨说: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预示。这个值得好好玩味,既然文化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那就应该具有普遍性,是一种普遍的期许,普遍的要求,普遍的理想吧。
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性的回答:做个君子。
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
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
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
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原来,君子不只是“天子”才应有的风范,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风范,能做到是个君子,才能堪称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德是什么?说来话长,主要是指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用通俗的话来说,君子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做个好人”是必须的,但是好人的内涵不同于我常规理解的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也不同于德的家庭成员“仁和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高瞻远瞩,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线人,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视野和目标,育人当先立德,学习最终也要立德,而不是唯书本,唯分数。然而立德树人的前提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如习主席期望的那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根本任务,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做一名君子。因为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更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领路人。
君子的德行必须像风一样影响大众。所以,凡是道德便应成风;凡是君子,便应成风。教师应该成为君子,用君子的德行来影响学生,让君子德行蔚然成风,这样才承担起了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教师还应当用好教材,在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努力使教材中蕴含的主题、精神、文化与价值能够力透纸背,日积月累地潜入学生的生命......
我喜欢余秋雨式的生命基调: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一本有着六千万人同时收听的有关中国文化的博士课程,我努力运用了联结和自我监控的阅读策略,试图以啃读的方式进行。也想起了曾经读到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在刚刚开始读书写作的时候,每次读完书都想写点什么,可是真的拿起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书中照抄几段,或者摘录几点以飨自己。因为不管怎么努力,不论怎么尝试,好像都不能自如地加入自己的议论,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如果能够安于寂静地读书,有人说等到十七个年头之后,有人说等到读了三百本书以后,那时候才能下笔千言,才能畅所欲言……
深有同感,是为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