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中华民族有着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萌生其上的深邃战略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对此并没有深刻的感受。然而细细想来,这种智慧确实存在,并且每当国家处在面临存亡抉择的十字路口时,总能在这种智慧带领下走向正确的方向。
两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发生的最重大事件,这两次大战的结果,决定了从那时以来直到如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和人类发展模式。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一战爆发前,中国正陷于列强的蚕食鲸吞中,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毫无发言权。大战爆发时,北洋政府统治中国。北洋军阀们发迹于洋务运动,他们对德国的工业科技和军事文化十分事实崇拜,事实上,北洋舰队的主力舰都定制于德国,北洋新军也是按德国操典训练的。然而一战爆发后,“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在经过冷静观察和理智思考后,决定参战,但没有站在德国一边,而是加入协约国阵营,结果自然成了战胜国。鉴于战后的国际形势,列强们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战略上,都不能再进一步瓜分中国了,日本借机吞下的山东最后也只能吐出。这样,中国在风雨飘摇中保全了大国的基本版图,为今后复兴留下了充足的资本。如果中国当时错了队,将会是什么后果,只要看看奥斯曼帝国的境遇就很清楚了。
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与中国一样,也曾是称雄一时的庞大帝国,如今北非和南欧的大部分国家当年都是它的领地,但在一战前,它已经衰落了,被称为欧洲病人。一战中,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同一阵营,结果只能吞下战败苦果,本已积弱的奥斯曼帝国因此遭到彻底瓜分,几乎亡国灭种,所幸出了个英雄凯末尔,才在小亚细亚勉强保住了一个小小的土耳其,却丧失了作为大国的主要资本,从此永无翻身之日。
二战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政府,不顾中日国力悬殊,顶住日本的军事压力和劝降诱惑,与他一心要消灭的死敌共产党联合起来坚决抵抗,并且始终站在英美阵营中。结果在战后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废除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被强加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并跻身联合国五常,重新恢复为一个大国。
如果中国与德日为伍,那么二战将更漫长,人类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但无论从道义还是从实力对比的角度来看,德日都不可能获胜,也许会因为中国的加入而败得好看一些,但中国作为一个弱国,必将沦为强权交易的牺牲品,下场不会比一战中的奥斯曼帝国更好,结果也会被彻底瓜分,从此万劫不复。
中共建政后,又做了两次事关国运的重大而正确的选择。刚建国时,中国出于意识形态的立场对苏联一边倒,并在朝鲜战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中国也因此获得了苏联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工业援助,从此打下了工业化底子。随后中国与苏联渐行渐远,直至彻底决裂,并在七十年代初开始与西方和解,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七十年代末,结束“文革“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的抉择中,中国抛弃意识形态,走上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道路,赢来三十年高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
如果中国在建国后没有这两次正确选择,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对苏联的一边倒,工业化就无从起步;如果没有与苏联决裂和与西方的和解,在苏东剧变中,连超级大国苏联都崩溃了,其继承者俄罗斯至今深陷泥潭难以自拔,邉论贫弱的中国。
自上世纪初以来,在事关存亡的几次重大抉择面前,无论”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反共反人民”的蒋介石政权还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正确选择。有人把这比作国运的赌博,如果赌对一两次还可以解释,但每次都赌对就不能用赌博来解释了。
近邻日本最喜欢用国运来赌博,他们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赌赢了,从此嚣张了几十年,在二战中却赌输了,沦为美国的仆役,至今没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如今为了成为一个和联合国中绝大多数成员一样的”正常国家“,他们又准备拿国运来赌了,但是他们这次能赌赢吗,连他们的国民自己也没有信心,竭力阻止政府做这样的赌博。而中国从上世纪初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发展到如今,一路走来,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指引这个民族在黑暗中前进的,正是使这个文明延续了数千年的,根植于其古老文化之中的战略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土耳其、日本之流难以理解也永远不可能拥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