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韩寒
2019年12月31日,跨年夜前四个小时,精心编辑又反复修改了N次的朋友圈,鼓起勇气点击了发送。
标题那行字写着“2020加油菜鸟”。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记得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也同样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还信誓旦旦的拉拢周围朋友与我一同加入努力的阵营来。找到同伴,找到同行人,让别人看到我势必改变自我的决心毅力。

一年终了,当初信心满满、热情满满定下的承诺,搞得人尽皆知。
如今,我们又完成了多少,还剩多少没有完成,这一点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给出解答。
人有时候也是会欺骗自己的,欺骗别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连自己也欺骗。
改变是为了自己而改变,而不是为了别人!

真正优秀的人,从不在人面前炫耀自己有多努力,除个人品牌宣传需要,极少数人会主动暴漏自己的改变计划,一是没有时间,二是觉得没有必要。
他们忙着默不作声弯道超车,又怎么会有空闲时间搞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有朋友分享:一位平常喜欢交际、喜欢凑人堆的朋友,突然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一年,再次出现时,已经拿到去名校学习的通行证。一位自信力不高,不敢和人开口说话的人,消失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摇身一变成为销售冠军。一位生活邋遢、暴饮暴食的人,隔绝了和所有朋友的联系再次出现,练就了人人艳羡的好身材,还有气质出众自信优雅的笑容谈吐。

我们不知道,是什么遭遇让他们向自己发起挑战实现蜕变。
也不知道,实现蜕变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已经变了个人的他们。
说他们幸运?不是。
说他们命好?也不是。
一个下定决心要改变的人,只需要一次刻骨铭心的打击便可,还需要一点不服输、不甘平庸的勇气。
身处互联网时代,那些真正有实力,真正优秀的人变得更常见了,其实,并不是优秀的人变多了,而是互联网缩短了我们与他们之间接触距离,平常难得一见的人,透过一张屏幕就能见到他们。看到他们强大、自律、自信,还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有人说:我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也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可我依然做不到。
如果说成长仅靠听一些道理就能做到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人人皆优秀,人人皆强者。
成长不仅需要真理的支撑,更需要我们勇敢的付出行动。
先做点什么,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就怕什么都不做。
《中国合伙人》有一句台词: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失败,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读书觉得苦,健身觉得累,就连报个培训班培养一项技能都需要思前想后,等他们考虑好了,愿意为自己支付费用,别人早就完成这一目标,开始下一段提升自我的计划。原地踏步,总也不肯迈出第一步,总也不敢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看到别人在改变,总说:再等等吧。

身边开始践行改变的朋友,不忍看到他们继续这样下去,想去拉他们一把。可是,无论怎么用力都推不动。轮番试了几次之后,曾经要好的朋友也要离他们而去,放任他们继续待在舒适区安稳生活。
我们想摆脱迷茫焦虑,想毫无压力的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尝试各种从未尝试过的生活。每一个梦想背后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济实力支撑,知识能助你创造财富,财富能助你实现想要的生活。

梦想,实现了才叫梦想,向目标前进才叫追逐梦想。想实现梦想,仅靠动嘴皮子永远不可能实现,除了不切实际的一夜暴富的幸运真正降临在我们头上,否则,无论说什么都只是空谈。
尝试迈进第一步,勇敢先行一步,先做出一点小小改变,向自己证实:我已经在改变的路上。

争取时间就是在争取机会,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他们都有珍惜时间这一共同意识,所谓珍惜时间,就是将正确且有意义的事情提高到最高优先级,反之一些可做可不做或意义不大的事情,可以弃之,也可以将它们排在优先级的最后位置,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再去处理。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24个小时,如何争取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且利用好,决定了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一项技能学会,运用的非常熟练。
同是零基础起步,我们用三天时间入门一项技能,别人用了一周,我们就可以节省下四天时间用来做更多的事情,成长的速度自然也会比他人快许多。
中国的清华北大,国外的常青藤名校以及世界各地的优秀人士,他们比普通人异常重视节省时间。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已经坐在了图书馆或工作岗位,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开始迎接新的一天。等到别人起床的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天中的初步计划并开始下一阶段。
高智商人群占比人类总人数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份是普通人,可是,同为普通人,为何别人能取得我们仰望的成绩,我们却成绩平平提高缓慢或原地踏步呢。

时间,合理支配和高效运用时间就是帮助我们脱颖而出的必胜策略。
一天早起1个小时,一个月下来我们比别人多出30个小时,一年坚持每天早起1小时,就多出365个小时。
365个小时可以做什么呢?按阅读一本书需要4个小时计算,我们可以读91本书。按一小时能写作1000字计算,我们可以写365000字。况且,除了早起1小时,我们晚上至少有2-3个小时的个人时间,这些数字加在一起也是很庞大的。列数据表明是为了加深直观感受更方便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不同,可是,这不能否认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时间塑造自己,强大自己。
天才,是可以复制培养的!

相比一些偏远地区穷苦家的孩子,他们的个人时间极少,终日以满足温饱为奢望,不敢想能有更多个人时间去学习去提升,比较他们,我们都足够幸运,至少,我们的时间很充裕,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真正思考过从哪里能结余出来时间。
提倡早起也因人而异,有人说早起毁一天,可是,合理使用精力,科学调整作息,因早起导致一天精神不振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那些需要仰望的高层次人群,不会抱怨问题,他们发现问题会善于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等着问题自己解决。
如果不解决问题,我们就会成为问题。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

也有人说养家糊口的成年人哪有那么多空余时间,我与几位已婚人士探讨过这一问题,了解了他们每天的时间分配。
他们反映,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做饭洗衣照顾家人,一天下来精疲力尽躺下就能睡着,根本余不出多余时间考虑别的事情。现时代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光是支撑家庭支出就需要消耗掉绝大部份精力,还需要照顾家人和处理家庭事务,再加上吃饭睡觉以及解决基本生理问题所消耗的时间,他们很忙,他们没有时间。
是真的很忙没有时间吗?
未必。
每天读10页书、写100字、做1个俯卧撑和1个仰卧起坐并不难做到,消耗不了太长时间,睡觉前三十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不可能做不到。况且,一旦我们开始行动,这点量满足不了我们大脑的要求,大脑会下意识主动的让自己加大训练量。长期坚持下来,彻底改变自己只是时间问题。
无论处于何等地位,取得何等成绩,都不要给自己贴上角色标签。任何年龄、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一切来得及,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每一次主动学习,每一次主动提升,完全有助于拓宽个人可控领域,也能让我们每一天在充实中度过。

忙,不是借口,不是理由。
每一个下定决心改变的人,从不需要也不允许有任何事物阻挡他们前进。随着个人能力不断提升,自信心也定会随之增强,只要能看到自己有任何一丝变好的预兆,变好会成为一种欲望,能完全取缔那些娱乐至死事物的向好欲望,用正确且有意义的方式取悦自己的内心,不轻易被负念侵蚀同化,不轻易沦为娱乐至死的傀儡,变好只是下一段人生的开始,坚持变好才是对生命的负责。

何谓变好?
对生命可控。
就像我家小公主说的:
闲时可田园人家,忙时可浪迹天涯。无忧后顾无忧,无悔今日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