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漫步上元观古镇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2-10 12:32 被阅读0次

    声明:作品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随笔||漫步上元观古镇
    随笔||漫步上元观古镇

    四十年前在汉中求学,从中学巷走到北大街口,有一家黄牛娃粉皮店,生意相当火爆。每天清晨至正午,食客盈门,从店里排到店外。粉皮的原材料是当地毗邻丘陵和山林的农民采掘的葛根加工而成的根粉,用纱网过滤掉渣滓,再按一定的比例添加红薯粉或者土豆粉,适量加盐加水,搅拌成稀糊状,用勺子盛入烫制粉皮的圆形铁皮锅子,摇匀摆平,然后将锅子放置在大铁锅里,锅里烧着半锅水,靠水蒸汽的作用烫熟。

    随着客流量不断增加,后来就使用四五层的笼屉,每一次可以蒸熟四五张粉皮,然后在凉水里降温,将粉皮剥离,在案板上切成均匀的长条状,将提前焯好的土豆丝、菠菜、豆芽、芹菜丝以及香菜放在碗底,再将切好粉皮盛在碗里,添加辣椒油、香醋、味精、葱丝、花椒粉、芝麻酱或花生碎,调上香油、芥末油和蒜汁,一碗麻辣鲜香的粉皮就摆上桌,再来一碗菜豆腐,两个核桃馍,这样一顿丰盛可口的早点,便开启了那个年代的汉中人一天的生活。

    作为学生,平常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利用周末上午闲暇,三五成群,排队买上一份,大快朵颐,舌尖上麻辣香酸爽的滋味,让人直呼过瘾。除了黄牛娃粉皮,还有米皮和豌豆凉粉,也是当时汉中人的最爱。因为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各地的特色饮食也成为宿舍卧谈会的热点话题。

    记得家住城固的一位同学谈起家乡远近闻名的上元观红豆腐,眉飞色舞,说到其丰富的配料和一道道加工罐装过程,更是如数家珍。上元观红豆腐以其细腻的口感、醇香的滋味获得一致好评,与城固特曲、月亮牌方便面,成为那个时代城固最具地方特色的产品,上元观这个地方也因为红豆腐,在市里赫赫有名。

    四十年后,我和家人从西安返回汉中故里,陪老人和亲友过年。大年三十上午九点半,上坟祭祖送纸钱;除夕之夜,阖家团聚,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辞旧迎新过大年,守岁至凌晨。正月初一上午,吃完饺子,看窗外阳光灿烂。

    大家提议自驾前往城固上元观古镇,带好水果及午间零食餐点,从汉中东上高速,一路风驰电掣,很快便来到上元观高速出口处。进入上元观古镇集市,在路边完成泊车后,环顾四周,但见彩旗招展、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人潮汹涌,好一派热闹景象!

    我们一行六人,跟随着人流,沿着集镇的主街道漫步。前后相接,左右相伴。乡村振兴的巨幅彩画,贴在一栋民居楼的山墙上。放眼望去,仿古城墙及护城河,还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小镇外面,各种临时摊点兜售着孩子们喜欢的节日零食及玩具,还有大型摇船、秋千架、滑梯和各种娱乐设施,播放的音乐节奏铿锵,震耳欲聋。

    由外而内往里走,小镇里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各种美食和节日用品店铺,在街道两边排成一长串。在这里,你听见的是熟悉而亲切的乡音,见到最多的是乡村迥异的表情和面孔,喜悦与愁苦,沧桑与年轻,饱经忧患与天真烂漫。

    在靠近东门附近,我终于发现了上元观镇集市上最醒目的纪娃红豆腐店。店前人头攒动,店内买上元观红豆腐者,比肩接踵,鱼贯而入,此番景象,让我回想起四十年前的那位家住城固的同窗,自一九八六年毕业后,三十余年里再也没有了音讯,心里惆怅然若失。

    漫步在上元观的街道里,追溯其地理沿革和历史变迁:上元观古镇,原名南乐堡,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镇乐丰村,以道观“上元观”而得名。古镇北依汉水、南屏巴山,占地324亩,起于唐末宋初,为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5年)邑人进士、江西巡抚张凤翮倡建,距今近400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汉水商堡”之美誉。上元观古镇集古建、红色、商贸、美食、民俗、宗教六大文化于一体,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豆腐制作技艺”,也是“汉中面皮”的发源地。

    上元观古镇布局呈“龟”形,象征吉祥、长寿、平安,两纵六横四街十九巷分布均匀,拥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遗存。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古镇所处的乐丰村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漫步其间,有些地方太过拥挤,比如从南乐堡进来往东门去的这一路;有的地方太过冷清,比如西门往南门走的这一路。或许是因为居民区与商业区不同吧?只是希望乡村振兴,能够因地制宜,落地生根,不要变成一句口号,演变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秀场。离开上元观古镇,抬头看阳光正好,一条引道通向西汉高速公路。我坚信:上元观古镇,一定会拥有更加幸福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漫步上元观古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q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