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21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01:28 被阅读64次

    卷六(二五) 【卷六·八一】

    诗人用字,大概不拘字义。如上下之“下”,上声也;礼贤下士之“下”,去声也。杜诗:“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又:“朝来少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是借上声为去声矣。王维:“公子为嬴停四马,执辔愈恭意愈下。”是借去声为上声矣。

    字义,指一个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或者指一个字有几种意思,同“字意”。出处:《魏书·儒林传·孙惠蔚》:“今求令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

    上声,汉语词汇,音为shǎng shēng,上声是古汉语四声(平上去入)之一,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也是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一,普通话字调的第三声。在汉语拼音方案里用符号“V”表示,如ǎ。上声共有29个韵部。上声二十一马:马下[上下]者野雅瓦寡社写泻夏[华夏]也把厦惹冶贾[姓贾]假[真假]且玛姐舍喏赭洒嘏剐打耍那。

    去声,指古汉语平上去入4声中的第3调,也指普通话4个声调中的第4调。去声共有30个韵部。去声二十二祃:祃驾夜下[降也]谢榭罢夏[春夏]霸暇灞嫁赦籍[凭籍]假[休假]蔗化舍[庐舍]价射骂稼架诈亚麝怕借卸帕坝靶鹧贳炙嗄乍咤诧侘罅吓娅哑讶迓华[姓华]桦话胯[遇韵同]跨衩柘。

    平水韵成书历史。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个韵部。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修整韵书。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孙愐编制《唐韵》(原书已佚失),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全书5卷,共195个韵部,,与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同,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个韵部。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个韵部。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直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其书今已散佚,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1223年,山西平水(平水为隶属于金朝河东南路绛州之乡级行政区)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个韵部。元初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清代嘉庆年间,因避讳(清嘉庆皇帝的名字-爱新觉罗·颙琰),故改“琰”为“俭”。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诗韵》、《佩文韵府》、《诗韵合璧》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共收录汉字9504个,全篇韵表采用繁体字(正体字)以便于读者检索查找。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本条诗话中,袁枚所称“诗人用字,大概不拘字义。”是以“下”字的不同含义来分析论证的。上声二十一马部的“下”,意思是“上下之下”。而去声二十二祃部的“下”,意思是“降也”,即落下(跟“升”相对):降落,降雨,温度降下了;也指使落下、降低(跟“升”相对):下价,下级。文中所引杜甫与王维的诗句,就“下”字在各韵部的特定含义来说,的确与诗文是不相符合的。因此,袁枚才有了“不拘字义”的结论。不过,杜、王之诗都写于《平水韵》成书之前,其用韵应该是依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孙愐编制的《唐韵》。由于原书已佚失,所以,“下”字在该书中分韵部的特定含义不得而知。不过,袁枚读古诗能够辨析出“下”字在不同韵部之特定含义,可见其学习古诗之深入程度确实非同一般,其诗誉天下当是实至名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2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q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