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的几点:
1、互联网时代,很多公司和商品存在,但是在网络上搜索不出来,别人搜不到,那就是不存在。同样,在公司里,人们记不起你的名字,遇到什么事也想不起你,那么你也是相当于不存在,默默无闻。
2、木桶理论。不要取长补短,而要扬长避短。决定你职业上限的,是你的优势而不是劣势,不要用你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较,比不过的,避开不就得了。发展你的优势,比身边100人强的事情就是你的优势,持续做好,在别人脑海里留下印象。
3、人人需要有三种收入,基本生存的工资收入,发展兴趣爱好的第二收入,安享晚年的理财投资。只有单维度收入的人生,是脆弱的,选择工作时会过度看重收入,过高的收入反而会成为下一份工作的坎。有了其他收入时,才能在选择职业时更加遵从内心的选择,为了终极的需求,自由时间和快乐。
4、以终为始。看待事情多站在长远的角度,想下自己10年后35岁会遇到什么问题,眼前的这个情绪问题貌似也就是小事了。面对一个决定不知如何选择时,想想自己80岁会后悔什么?活在未来,布局也不惧当下。你能想清楚5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焦虑于当前的恐惧和希望。
5、阅读,很多书不必全读细读,即使经典之作300页,真正重要的也就10来页。互联网时代,要学会聪明的读书,建立索引,有目的性的读书。读书无目的,除放松大脑外无其他价值。
6、遇到处理不了的难题,唯有增长了自身的认知才能最终解决。每一次的难题,都是自己的认知破局之道。增长见识的渠道,读书、旅行、与人交谈、冥想等。
7、 27岁适合经历一场人生的思想危机,迫使自己想好未来30年的道路,此时人生发展期,家庭刚建立,压力没有中年那么大,破后而立。会比30多岁时遭遇到人生危机时压力更小。人总是有惰性的,会沉迷于现状而不改变,除非迫不得已。因而,早日遇到危机,日后发展更为顺畅,或者,现在主动迎接危机。
8、第三空间。人应当有工作、家庭外的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不限时间空间。可以是早上7点晨起宁静美好的上班前半小时,也可以是嘈杂的小饭馆里的一个小角落,但一定要独处,自己与自己相处的一个空间。有了此空间,才能够好好歇息下,想明白一些事。日常生活筛满了的1/3/4象限的事情,已全部贡献给了第一第二空间。唯有第三空间,才能做第2象限的事情,一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9、日常坚持的小习惯,10分钟锻炼、140字写作,为自己长远的将来打算。即使当时记了些流水账,并认为谁也不会看这些文字。但这才是真正的自己,把那时的无聊、焦虑、愤懑记录下来的自己,多年后看来就是一些宝贵的资料。
10、滚雪球思维,做有边际效应的事情。
11、什么是好书,能让自己增长见识的书。只要有一点可以影响到我的思想,让我后续愿意拿这个观点去分享,有此标准,即好书。
12、投资理财给作者的启发大于管理经营的书,管理经营的书给作者的启发大于个人发展的书。我也是否应该多读些大格局的书来破局了?
以下为部分摘录句子:
1、
很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的,如果能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那么这些烦恼就不足以困扰你。每一个烦恼的背后,对应的都是自己在某方面的认知缺陷。因环境变化,以前隐藏的问题被暴露出来,你从舒适区被迫走进恐慌区,这才是烦恼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环境变化让你过去的不足暴露出来,而不是今天有什么坏运气,或者碰到了不好的环境所致。
(环境的变化暴露了自己的不足)
2、
面对这些困难,你可以视之为成长的阶梯,你要解决烦恼的办法,不是到处求人,而是去提升认知。如此往复,每一次困扰都需要从认知的提升上予以解决,而解决困扰的过程又会带来新的认知提升。
(每一次的困扰都要从认知的提升来解决)
3、
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就写自己每天的胡思乱想吧。如果烦恼,就写烦恼;如果痛苦,就写痛苦;如果快乐,就写快乐;如果实在写不下去,就写“今日无话可说”。但最重要的是坚持写下去。不要担心一开始没有读者,最起码,三四十年后的你会成为这些文字最忠实的读者。并且,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平凡和烦扰写得越来越生动,生活中像你一样平凡和为烦扰所困的人一定会在你的文字中找到共鸣,这些人是如此之多,包括我。
即使只有少数人成为季羡林、村上春树,但这又何妨?写作,是我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能让我们卸下所有伪装,放下所有外在压力,直接面对真实的自己的方法。
写下去,无论如何。
(坚持写作)
4、
不仅在财务上有所收益,我从研读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人的书中,还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包括行业观察、个人择业和发展。投资书给我的启发远大于讲企业管理经营的书,而讲企业管理经营的书给我的启发又远大于讲个人发展的书。这种站在制高点往下看的方法,带给我很多突破性的想法。
5、
回到大家喜欢谈论的财务自由本身,我认为其实质并非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时间,我甚至认为所谓财务自由的本质就是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即不再需要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去获得收入,而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必须要做的“那件事”——命中注定需要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在做那件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意义。
而与之密切相关的状态则是快乐,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喜悦之情,是只有在做那件事时才会产生的状态。
(生命中的那件事)
6、
现代人有两个切肤之痛,第一是在无关小事上分散太多注意力;第二是在关键大事上缺乏行动力,投入资源也不够。
7、
有人会问,有没有平和的方式来完成这种蜕变?很遗憾,由于人固有的劣根性,想风平浪静地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基本上不可能。
人的劣根性在于:给点糖就会觉得生活很甜蜜,缺少足够的动力去面对人生是残酷的这一本质。虽然很多时候觉得有点不对,但是转念一想,感觉日子还可以凑合。结果在浑浑噩噩中过了很多年,等醒悟时已经不再年轻。
所以,最好在27 ~ 35岁遇到很大的坑。为什么最好是27 ~ 35岁这个阶段?本科毕业,到27岁正好工作5年,3年后是30岁,正好处于第一阶段的世界观被挑战、需要重构的时候。35岁也是一个坎,大部分人在此时上有老下有小,而抬头一看,40岁这个节点也在不远处。所以,27 ~ 35岁遇到坑,遭遇焦虑,感受痛苦,是一个好时机,因为你还足够年轻。
(27岁遇到大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