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引导孩子如何去合理的认知以及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去建立属于他们的人际关系。
情感引导的原理在于互相尊重,当家长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以后,孩子也会尊重家长,在很多时候就能够进行很好的配合。
情感引导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懂得对自己负责,这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既然情感引导这么好,为什么还没有得到普及呢,主要是家长们常常容易进入四个误区。
误区一:控制型的父母,会用暴力去惩罚孩子;放任型父母认为孩子应该由着天性自由发展,而放弃了管教。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感情,都没有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请问你是希望孩子出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意见呢?还是出于对你的爱戴和尊敬而听从你的意见呢?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当家长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时候,我们跟孩子的交流通道就关闭了。
我们应该从同情的角度出发,学会换位思考,尝试在沟通中找到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这个引导过程不等于溺爱,我们应该先判断情况,再作出相应的处理,去支持、塑造和引导孩子的情感。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经常采用的手段是外部激励或者负面威胁。实际上这种方法只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本质却没有改变孩子的意愿,所以用奖励或惩罚来操作孩子的表现是错误的。
更好的做法是充分的理解孩子们的不愉快,给予足够的同情和安慰,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正确的处理。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很多家长也不会去惩罚孩子,他们稀里糊涂的认为,让孩子去承担做错事的后果,进而让他们得到一个教训。这种方法的潜台词是:现在你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了吧?以后你还敢不敢这样做啊?这种态度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最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的条件是,获得父母的支持、指导和建议。
我们可以把消极后果转换成直接后果,也就是说应该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而不是非要给他一个教训。
所以要想做好情感引导教育,避免以上的误区,就要做到以下十点:
1、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2、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避免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
3、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当做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4 、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5、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利的平等关系,同时也要设定底线。
6、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7、为孩子树立三思而行的良好典范。
8、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9、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感情词汇量。
10、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合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