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毕淑敏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笃定》,里面有一句话一直让我很受触动--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幸福。
扪心自问自己,也在努力的让自己进步,过的充实,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可我幸福吗?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开心的,但有些时候也有很多的不幸福,不满足。
可怎样才算是幸福呢?钱多?还是权多?还是钱、权都多的人才幸福?
可是钱多的,权多的也有自杀上吊的,看来钱多,权多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幸福的。
那怎么才算幸福呢?文中列举了四类得票最多的幸福:
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
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那个病人远去的医生;
第三名是,孩子在海滩上自己筑起一个沙堡,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筑起的沙堡时自得其乐的微笑;
第四名是给自己的作品划上句号的作家。
原来幸福如此简单,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没有发现!原来幸福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间,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世界。原来幸福是一种能力!
暑假的时候陈默教授也讲过,我们要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一时兴起,想给孩子们上一堂关于幸福的课。前几年大都是给孩子打鸡血,希望孩子能有目标,有动力,好好学习。
最近几年觉得鸡血是一时的,而情绪的稳定,对生活的满足和热爱,对自身价值的肯定等,不仅会促进孩子更长久的努力,更会让孩子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开启了一堂关于孩子的幸福课。
在简短的课前游戏之后,开始调查一组同学对幸福的理解?
首先调查“你认为幸福是什么”?随后追问“按照你的标准,你现在幸福吗”?
答案各异,没有听到钱多,权多的愿望。不过听到很多例如“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这类的答案。
随后追问“以这样的标准你幸福吗”?答案无一例外。不幸福。
究其原因大多是欲望是无穷尽的,想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一山还望一山高,几乎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不幸福。
而那些具体的事情,当下的事情,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所以很容易得到或实现。
二、六人一组分享你曾经幸福的时刻,然后代表发言。分享至少六个你们曾经幸福的时刻。
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同时,回忆你曾经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你现在的感受如何?
学生分享的慷慨激昂,笑声不断。幸福的时刻各种各样,归结起来有:
1、吃到了想吃东西的时刻
2、成绩进步的时刻/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3、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刻
4、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时刻
5、白日做梦的时刻等
……
大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生活小事,大多数同学都经历过。
三、谈自己的感受?感悟幸福是什么?
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幸福的时刻,而自己没有觉知。
甚至看到路边的一束野花,看到明媚的阳光,都会幸福满满。
原来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争取、去奋斗,我们就会享有自己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