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走近儒雅作者系列Dv简村诗雅堂新聊斋怪奇录
一个民工作家苦难逆袭记(长篇小说连载93)

一个民工作家苦难逆袭记(长篇小说连载93)

作者: 秋AldrichB果 | 来源:发表于2019-08-26 00:39 被阅读3次
一个民工作家苦难逆袭记(长篇小说连载93)

黄三是民工作家,闲来无事总喜欢研究民工问题,研究打工文学!过去城里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插队劳动,如今改革开放年代恰恰相反,农村青年纷纷进城打工,凡是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里出卖苦力,知青文学和打工文学反映不同年代青年人不同的追求!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也是发家致富的一个渠道。

知青年代,黄三还年幼无知,对知青生活并不熟悉,但对于打工生活感同身受刻骨铭心,所以写民工和打工者生活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纸上得来终是浅,绝知其事须躬行!作家体验生活很重要,知青生活黄三没有亲身体验过,想研究知青文学无从下手,倒是打工文学是黄三强项,他本身就是打工者!

知青作家很多,因为知青是知识青年,大多数都是有文化的人,所以说知青文学盛况空前!打工文学不如知青文学火爆,因为大多数打工者没有学历和文凭,甚至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依靠打工出卖苦力为生,打工很苦又很累,真正打工作家很少有,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二是打工条件很差,三是业余时间有限精力也不足,因此说,打工作家没有知青作家多,打工文学也没有知青文学内涵丰富,但打工文学在文坛也占一席之地!

打工不仅仅是年轻人,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人都加入了打工的队伍,我们把进城务工的乡下人统称为民工,或者叫农民工,打工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年轻女子去城里打工叫打工妹,青年男子去城里打工叫打工仔,岁数大一点人进城打工叫农民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落实,乡下人不再守着一亩三分地,乡下男人也不再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大山里孩子也不再守着穷山沟,凡是穷怕了人都纷纷进城务工,一时浩浩荡荡民工潮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满为患,而农村成了空壳,只剩下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过去是城里人下放农村,知青上山下乡插队劳动,现在反过来农村人全体行动进城务工,过去农村很热闹,现在农村很安静,过去农村人进城很难,被生产队大集体束缚住手脚,一点也不自由,现在农民进城多方便,交通也便利,民工潮随着季节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尤其是逢年过节路上更是交通堵塞,民工数量无法统计!

现在农民不仅粮袋子装满了,而且钱袋子也鼓起来,城里挣钱乡下花,吃粮吃菜田里种,有的农民活得比城里人还滋润,衣食无忧,温饱不愁!到底是城里好还是农村好呢?关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养老还是到农村好,农村污染少空气新鲜,赚钱还是到城市好,城市就业机会多好挣钱,现在有好多农民也进城买房子,甚至把户口也移到城里,在城里安家落户,同时也有一些有钱城里人想到乡下建野墅,享受农家乐生活滋味!农村环境好空气好!

黄三一家也计划在上海买房,他乡下老家是小别墅,另外市区还有一套学区房,小城市乡下房子再多也不值钱,没有北上广房价高,房子本来是用来居住的,但是现在房子被人为炒作,大城市房价越炒越高,上海市中心一套房价值一两千万,简直被炒成了黄金屋!乡下房子不值钱,也没有人买,更没有人租,城里房子越值钱,越有人买,也越有人租!

黄三心想,农村人之所以活得比城里又苦又累,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人爱折腾,种田在乡下田里折腾,农闲又去打工到城里折腾,一年到头折腾得没完没了,好不容易苦点血汗钱,又在房子上折腾,把乡下土墙茅屋推倒,建成砖瓦房,又把砖瓦房翻建成楼房,最后又折腾到城里,到城里买商品房,请问有多少钱经得起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呢?更何况乡下人苦点钱也不容易!

其实黄三也是爱折腾的人,他白手起家,不仅把家里砖瓦房折腾成小别墅,当初建小别墅时,儿子曾经对黄三说:"爸,把房子建得这么好有什么用呢,谁到我家来看!"言下之意,儿子反对黄三在房子上乱折腾。黄三不仅在房子上折腾,而且在出书上折腾,成千上万的钱被他折腾掉了,结果从农民工折腾成作家!建别墅是为了要面子,出书是为了要名气,虚荣心和面子能值几个钱,出名又有什么用,人怕出名猪怕壮!

一个民工作家苦难逆袭记(长篇小说连载93) 一个民工作家苦难逆袭记(长篇小说连载9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民工作家苦难逆袭记(长篇小说连载9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yk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