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逼格」
最近对「逼格」这个玩意儿很有感触,虽然同样的主题已经有人讨论无数遍了,大多数都是一副调侃的态度,但我还是要从个人感受的角度写一写。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做「逼格」。
所谓「逼格」即「装逼」的档次。
说回来,「档次」这东西本来就很「装逼」,因为人这种生物很喜欢做划分等级的事情,因为有了等级的划分,就产生了抬高自己和贬低别人的可能性。
装逼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与大众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且要把自己的等级抬高,以凸显自身的优越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逼格」指的就是不同的等级,「逼格」越高,说明你处在「装逼食物链」的层次越高。能够凭借与低等级的人对比而获得更多优越感。
需要注意的是,装逼者侧重于「装」,因此当其划分的等级被破坏时,「逼格」会直线下降。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会导致等级划分被打破:一种是装逼者的「装」被识破,另一种就是出现了「逼格」更高的装逼者。
其实吧,我理解的「逼格高」就是「不接地气」。什么玩意儿小众就怎么来,什么东西高深晦涩就读什么,总之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在「逼格高」的人眼里,就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这一点可能与花总在《装逼指南》里面的理念有所相似,喝个咖啡讲究逼格,听个歌讲究逼格,也许他自己连英文课本都念不清楚,但是他对咖啡里面加什么档次的糖都如数家珍。好吧今天不是来给大家介绍「如何装逼」的,这是一门大学问,如果想学的,请自行移步花总的《装逼指南》,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有个「逼格」特别高的朋友,名字专业隐去,他以「逼格」高为荣。在这里不是要黑他,只是一些事情让我对「逼格」这玩意儿有了很大的感触,这个后面会写。跟他不止一次的聊过「逼格」这个话题,每次他都是一脸的骄傲和兴奋,觉得自己用的东西是最高尚的、最纯洁的、最无暇的,自己听的歌是最高雅的,最神圣的,最阳春白雪的,自己吃的食物也必须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健康的(全是进口货)。我是个粗人,不懂他听的那些闻所未闻的小众乐队名称和仍然闻所未闻的钢琴曲演奏家,也没用过他不知道在哪找的一些贵兮兮的小众品牌,但是受他影响,我挺佩服他的,对一些东西的认识也开始变了。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大家喜闻乐见受众范围广的东西,我就开始下意识的嫌弃,生怕自己和这些东西有什么关系。用的东西开始喜欢所谓的「定制版」,牌子听过的人越少越好,看着满大街的驴牌包杀手包,也不管自己手里到底有多少钱,就开始嗤之以鼻的走开,一脸的嫌弃。
我还有个朋友,名字专业隐去。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我问他,你喜欢听啥歌啊?答:凤凰传奇。我不信,要看他手机里存的歌,一打开发现艾玛,真的都是凤凰传奇的,再往下翻,也全是网络歌曲。这里我不是要黑凤凰传奇和网络歌手,只是这些东西在自诩为「逼格高」的人眼里都是些下里巴人,连他们的豆瓣电台里都知道不给他们播这些,大家懂的。之后有次我们聊起看书,这家伙拿出一堆书,艾玛,我心里不禁暗暗的想逼格真高,全是什么散文哲学等一些不接地气的。最后我只能想,这都能说明什么,每个人喜好不同罢了,哪有什么档次高低。
好吧我承认,这是一种心态,说白了就是想要「与众不同」,不知怎的就跟人的品味和档次挂上了关系,喜欢什么,用什么东西,都成了一个人档次的代表,可是现在想来这又算什么呢?你喜欢凤凰传奇,我喜欢bossanova,难道我的档次就高一些么?你喜欢散文哲学,我喜欢言情励志,难道我的档次就低一些么?那些把任何东西打上标签的人,也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甚至有些人就根本没有「逼格」这样的概念,什么东西好就喜欢什么,管你「逼格」高不高。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逼格高」的人不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也不屑于理解,就把自己划分出去,觉得孤独不被理解的同时又觉得无比的高贵冷艳;然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这种「逼格高」的人只有一个想法:你那用的是嘛玩意儿啊,傻逼。
最近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和那位「逼格」高的朋友(简称A君)接触的比较多,于是就发生了后续的以「逼格」为中心的事情。
具体什么项目就不说了,总之我是做界面设计的,A君是写代码的,之前有过一些合作,配合的还算顺利,所以这次仍然跟A君一起参加了一个软件开发的比赛。上文中提过,A君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吃的用的听的看的全部得讲究「逼格」,如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好不好,都嗤之以鼻,觉得庸俗无比。这种想法在平时生活学习中算是个好事,可是延伸到产品开发就不太好了,当然,这是后话。受他影响,我在界面设计过程中也开始讲究「逼格」,用了一些不接地气的设计元素,当时一起做东西的时候觉得相当的兴奋,因为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档次很高的事情,大家肯定会对我们刮目相看,我们站在了“人文与科技的交叉点”,功能什么的也不用叠加太多,概念到位就行了。对于细节A君是相当的严苛,一个像素都不放过,让我一个劲儿的调整,PS的快捷键耍的飞起,各种图标设计元素修改了N个版本,说他有完美主义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他做的每个细节都是为了提升「逼格」服务的。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决赛的PPT展示环节,我作为UI设计当然担当了做PPT的任务,当时一起讨论的无比激动,A君甚至想出了好多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案,提出来的时候我也觉得很高冷,因为文案风格都是学着Apple的产品发布会,整个PPT做下来效果相当不错,他也为展示做了充分的准备,写了稿子,也演练了很多次,胸有成竹。决赛当天来了,我们排在后面,就坐在台下观望其他队伍的作品。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对,我对A君说,A君呐,我们的软件是不是太重视概念和整体感觉了,主办方考察的功能不够多啊。这个问题我在刚开始做东西的时候就跟他强调过,他只是说我们把整体感觉做好了,给人「逼格高」的感受就可以了,因为不是我写代码,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也就按照那种感觉来设计了。此时A君对我微微一笑,说,你担心个什么,你看他们的PPT多俗,我们的多么高贵冷艳,一定能完爆全场。当时演示的电脑我们用的A君的(因为他说他是英文系统,逼格高一些),演示产品demo的时候也是用的自己的虚拟机(因为其他队伍用的都是主办方提供的3xx手机管家,A君嫌弃逼格太低),甚至在上台前他还在跟我说我那个icon的圆角看起来不舒服。轮到我们展示的时候,A君非常的认真也非常的卖力,因为PPT的效果实在是不错,跟所有的队伍展示风格都不一样,只是遗憾的是下面一点点反应都没有,尤其是讲到我们最为推崇的设计理念的时候,打个比方吧,就像前段时间老罗的锤子ROM发布会的时候,大家对他的一片不理解一样的,这次只有台下的一片茫然,好像一颗石头扔进了深渊,一点点回音都没有。展示完毕后,评委也只是问了几个不怎么重要的问题,也没表现出什么兴趣。当然后来的结果是我们落选了,奖都被那些A君嫌弃「庸俗」的队伍拿走了。到颁奖结束A君还一直跟我吐槽那些评委的品位多么低下,多么庸俗,多么不识货,我能说什么呢?我跟他的想法并不一样,所以我也没有默认,我只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A君自然是有些沮丧,安慰他几句之后我突然顿悟了。我们的问题并不是出在我们的点子和创意甚至是技术上,而是出在对「逼格」这个东西的过分追求上。论点子,主办方提供的API就那么几个功能,技术上也很好实现,其他队伍的东西虽然功能多,但是有些粗糙,甚至有点堆叠,我们把每一个细节都优化了,使用上不会出现任何的卡顿,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注重产品的核心,即功能的扩展上。我们过分注重产品以外的东西,这个比赛所注重的主办方API的功能实现也被我们忽略了。API提供了那么多的功能,我们都以一句「逼格低了」为由不做了,可是我们却没有考虑到产品设计出来的意义就是实现功能,给人用,如果没有这个核心,感觉再高贵冷艳也是不会有人觉得有用,也不会有人用的。管你是不是“站在人文与科技的交叉点上”,如果没有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一样会面对台下的迷茫的眼神,一样会被大家说“你那是嘛玩意儿啊,傻逼”。在这里我不想涉及到太多的产品设计的理念和专业的说法,因为我也不想在这篇文章中讲究「逼格」,我这次是就事论事。我也没有要责怪A君的意思,因为当时他提出那些理念的时候我也是双手赞成的,我只是想说有时候同理心真的很重要,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程序员,或是任何一种职业的从业者们,现在讲市场经济,有产品就有用户,有用户就有体验,有体验就有感受,如果直接从产品跳到了感受而忽略了广大用户的体验,那么不得不说这款产品会是失败的,没人用也就意味着没有消费,没有数据,也就没有所谓的市场,无法生存。这次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尤其是评委和主办方的评判标准,我们过分的追求我们所想象的那种「逼格」,无视了产品本身的用途和功能可用性的最大化,我们误以为完全的简约就是绝对的美,把产品设计的太平面、太抽象,把好好的「简约」硬生生的做成了「简单」,这样是违背了产品设计理念的。还值得一提的是,追求完美是个好事,但是也要在产品功能全面的前提下追求完美,一个过分简单、功能不强大的软件,再怎么追求完美也没有人会懂,会理解。只要功能强大了丰富了,就会有人愿意用,比如广为大家所诟病的12306订票网站,本身设计的并不怎么样,但是就是有很多人用,还有一个找工作的网站51job,其用户体验也是不怎么样,但也阻挡不了每天有很多很多人在上面找工作。产品体验很重要,但功能才是核心,如何将功能和产品体验无缝结合,才是应该思考的。有满足需求的功能,也许还能活下去,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话,只能给竞争对手提供压制你的机会罢了。但是光有好的体验,没有好的功能,用户是看都不会看的,因为还是那句话“你那是嘛玩意儿啊,傻逼”。
从「逼格」出发说到了产品设计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偏题了,不过这篇文章也不是纯粹的讨论如何提升「逼格」,而是从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说说「逼格」给我的一些感触。这次比赛的落选说实话心里多少有点失落,毕竟是真的付出了很多经历和心血,产品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经过了像素级别的琢磨,作为一个UI设计我已经尽力了。比赛结束后我和A君好好的谈了谈,他也反思了我们追求「逼格」的必要性,有时候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完美主义还是应该坚持,但是还是要在同理心的基础上坚持。毕竟你觉得有档次有「逼格」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觉得有「逼格」,只会留下一片的不理解和冷嘲热讽。所以以后在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产品定位和用户感受,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否则到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只有你一个人愿意用。
说了这么多好像也够了,其实回想这件事觉得挺有意思的,收获很大。记得之前一位前辈跟我说过,要学习产品设计,看书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真正动手去做项目,从零开始创造和设计一款产品才能真正有体会,积累经验和教训。要说上文中总结的那些话,平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都看过很多次了,什么“用户体验要放在第一位”、“刚性需求”,这些字眼和关键词我都烂熟于心,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我就矫枉过正了,直接跳过产品本质去设计用户体验,现在想来真是有点不应该。那种“这次比赛真是一次教训”什么的套话我就不说了,要说教训我只想说,我再也不再产品设计中追求什么所谓的「逼格」了。
对了,A君呢,自然也是很有感触的,把他写的代码全部开源了,好像经过了思想上的重生一样。我不知道他以后还会不会强迫症似的追求这所谓的「逼格」,总之我是不会了,因为我现在觉得能感受别人的想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能够和大家分享使用中的感受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时候追求个性并不用这么的极端,也不用给任何事物贴上标签,因为也许只有你一个人会这么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