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只有小孩子才吃奶。那时的吃奶是小孩子为了生存活命,是生命的需要,不得已才吃奶的。主要是吃母亲的奶,这样既方便,又不花钱。不像如今的成年人也每天吃奶,他们纯粹是为了营养均衡,及养生的需要。他们吃的是牛奶或羊奶。
一般的孩子要吃一年的奶,在吃奶的过程中,偶尔加杂着喂点米汤油油,煮烂的面条之类,慢慢锻炼他们吃食和消化的能力。为下一步,彻底给他们断奶作充足的准备。
有的妈妈生来就没有奶水,或者奶水少,根本不够吃。农村的奶妈正好相反,奶水很旺,除了奶自己的孩子外,还剩下不少。本人生来命又好,儿女双全,家里情况也好。于是,就认这妈妈为奶妈。并且叫上一辈子奶奶,有礼物往来。
最早的时候,没有奶粉,只有一种叫做"炼乳"的乳品,这是最原始的,也最接近母乳的幼儿用品,但每个月要为此而花一笔钱。
农村人,经济来源比较困难,用牛奶,羊奶来代替。牛奶还得掏钱,总不能为了孩子吃奶的需要,每个家庭养一头奶牛吧。显然这不现实。羊奶,比较现实,而且,奶羊,一般的家庭都养得起。凡是有青草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去放牧它。闲下来,自己也可以割些青草,储存起来。到了下雨天,冬天等特殊天气喂养。
一般的家庭,只要孩子会吃东西了,就可以断奶了。
断奶是很困难的,不下定决心,恨下心来是不行的。为了给孩子断奶,妈妈们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她们给自己的奶头部位,涂抹苦,或辣的东西。孩子饿了,刚一接触,便被苦了一下,或者猛的被辣一下,立刻丢弃奶头,又哭又闹。过一,好像把这茬给忘了。又去吃奶,又被苦了一下,辣了一下,只是在一旁哇哇大苦。声音地哭哑了。没办法,实在饿得没辙了,慢慢开始吃食物了。这就彻底地断了奶。
有的断了一段时间,经不了孩子的哭闹,作母亲的,心软了,让孩子又吃了。经过三番五次这样的折腾,最后才断了奶。
莫言在巜丰乳肥臀》中写道,上官家里唯一的儿子,上官金童,一直吃着他母亲的奶。上官鲁氏几次想断他的奶,都没成功。成长了半大小伙子了还不能食面条,在他认为人吃面条,就好像吞了一口蚯蚓一样,难以下咽,儿哇儿哇呕吐。
这虽然是艺朮作品中经过加工虚构的故事,但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事,既要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同时还要有果敢刚強的一面。孔子自幼缺乏父母之爱,但在他身上具有父亲母亲双重的爱。孟子只有母爱,但他的母亲不但有母亲的慈爱,同时更有父爱的严苛的一面。母父母双方从两个方面,一慈一严两方面互为补充,共同教育孩子。从此也可以看出古人一阴一阳,刚柔并济的作用。
有的母亲温柔有余而刚強不够,见不得孩儿哭闹,她的心立马就软了下来。
这一个故事,是我亲自经历的。有一个孩子,到了七八岁上学的时候,在闹着不肯到学校去,说到时候,自己想吃奶了咋办?最后还是这个母亲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个问解决了。
母亲在他的胸前拴吊了一个空奶嘴,在他想吃奶的时候,放进嘴里咂一咂,全当是过了一次奶瘾。第一次,这方法不灵,奶嘴是假的,吸不上奶水,不能当真。心里产生一种上当的感觉。可在这种场合,也无可奈何。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咂空奶嘴的瘾慢慢上来了。
到上三年级的时候,他也长大了,有了自尊心。也知道自己的不对,全学校的学生为什么就他与别人不一样,他为什么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这时候,他偷偷地把奶嘴放在内服内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不由得在很想吃奶的时候,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把奶嘴砸一下。这样,同样可以过过瘾。
有一次,他咂奶的瘾突然发作了,四下一看,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他伸进衣服内,摸出那个奶嘴,便含在嘴里。他这一举动,被一个捉狭鬼发现了。这个同学装做什么也没看见,只是以目示人,用胳肘怼了同桌一下。同桌也发现了这事,私下说:都这么大了,还恋那玩艺。"
于是,私下大家你告诉他,他告诉我,这个无人知道的秘密,无意中被大家发现了,大家把他嘲笑了一遍。他当时羞得无地自容。当场把它从脖子上取下来,用脚踩了又次,从这次之后,再没发现他胸膛前的奶嘴。应该感谢他的羞耻之心,使它的羞耻之心,让他彻底去掉了胸前的奶嘴。
可见,任何东西都是容易上瘾的,改掉这个瘾也不容易。但一定能改正。
网友评论